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版画插图版)/恋上古诗词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版画插图版)/恋上古诗词
作者: 编者:罗立刚|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版画插图版)/恋上古诗词
ISBN: 9787020121670

作者简介

罗立刚,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新译苏洵文选》,点校《小窗幽记(外二种)》等。

内容简介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的自评一语中的 柳永就像他笔下晓风残月中的那株岸边杨柳,寂寞茫然地飘荡 中国传统色“冥色”融入装帧设计,雅致纸护封夹带大地纸飞花令卡片,内文丝滑双胶纸,组配古典版画插图,品相精美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的自评一语中的 柳永就像他笔下晓风残月中的那株岸边杨柳,寂寞茫然地飘荡 中国传统色“冥色”融入装帧设计,雅致纸护封夹带大地纸飞花令卡片,内文丝滑双胶纸,组配古典版画插图,品相精美

书籍目录

前言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玉女摇仙佩(飞琼伴侣)

雪梅香(景萧索)

尾犯(夜雨滴空阶)

早梅芳(海霞红)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甘草子(秋暮)

甘草子(秋尽)

送征衣(过韶阳)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倾杯乐(禁漏花深)

笛家弄(花发西园)

…………

试读内容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①。都门帐饮无绪②,留恋处、兰舟催发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⑤。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⑦,待与何人说?

注释

① 骤雨:突然而至的雨。

② 都门:京城,这里指汴京。帐饮:设帐饯行。

③ 兰舟:木兰舟,舟船的美称。

④ 凝噎:喉咙哽咽,有语难言。

⑤ 楚天:泛指江南一带。楚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⑥ 经年:年复一年。

⑦ 风情: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怀。

辑评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引《类说》:邢州开元寺僧法明,落魄不检,嗜酒好博。每饮至大醉,惟唱柳永词,由是乡人莫不侮之。或有召斋者则不赴,有召饮者则欣然而从,酒酣乃讴柳词数阕而已。如是数十年,里巷小儿皆目为疯和尚。一日,忽谓寺众曰:“吾明日当逝,汝等无出,睹吾往焉。”众僧笑曰:“岂有是哉!”翌日晨起,法明乃摄衣就座,遽呼众曰:“吾往矣,当留一颂而去。” 众僧惊愕,急起听之。法明曰:“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说郛》卷二十四引)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已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明俞彦《爰园词话》:(东坡)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岸晓风残月”命句否?且柳词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

清王又华《古今词论》:“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柳七葬真州西仙人掌,仆尝有诗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今宵酒醒”三句)自是古今俊句。或讥为艄公登溷诗,此轻薄儿语,不足听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上卷:《吹剑录》曰: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柳。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按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为之绝倒。

同上:江尚质曰:东坡《酹江月》,为千古绝唱。耆卿《雨霖铃》,惟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喜而嘲之。

沈天羽曰:求其来处,魏承班“帘外晓莺残月”,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岂尽是登溷语。余则为耆卿反唇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死尸狼藉,臭秽何堪?不更甚于袁绹之一哂乎?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四“悔庵论诗余”条:“今宵酒醒”,《子夜》、《懊憹》之余也。

清田同之《西圃词说》:今人论词,动称辛、柳……耆卿词以“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佳,非是则淫以亵矣。此不可不辨。

同上“柴虎臣论词”条:柴虎臣云:“语境则‘咸阳古道’、‘汴水长流’,语事则‘赤壁周郎’、‘江州司马’,语景则‘岸草平沙’、‘晓风残月’,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附录》“柳永”条: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后人摭其《乐章》,訾为俗笔,真瞽说也。

清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廿一:苏东坡“大江东去”,有铜将军铁绰板之讥。柳七“晓风残月”,谓可令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檀板歌之。此袁"语也。后人遂奉为美谈。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柳纤艳处,亦丽以淫耳。况“杨柳外”句,又本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独擅千古。

清沈谦《填词杂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清黄苏《蓼园词评》:送别词,清和朗畅,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自尔稳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清张德瀛《词徵》卷五:耆卿词多本色语,所谓有井水处能歌柳词,时人为之语曰“晓风残月柳三变”,又曰“露花倒影柳屯田”,非虚誉也。特其词婉而不文,语纤而气雌下,盖骫骳从俗者。以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旨绳之,则望景先逝矣。胡致堂谓为掩众制而尽其妙者,盖耳食之言耳。

清钱裴仲《雨华?词话》:柳七词中,美景良辰、风流怜惜等字,十调九见。即如《雨霖铃》一阕,只“今宵酒醒”二句脍炙人口,实亦无甚好处。张(先)、柳齐名,秦、黄并誉,冤哉!

清邓廷桢《双砚斋词话》“柳词”条:柳耆卿以词名景祐、皇祐间。《乐章集》中,冶游之作居其半,率皆轻浮猥媟,取誉筝琶。如当时人所讥,有教坊丁大使意。惟《雨霖铃》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雪梅香》之“渔市孤烟袅寒碧”,差近风雅……昔东坡读孟郊诗作诗云:“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吾于屯田词亦云。

蔡嵩云《柯亭词论》:《雨霖铃》调,在《乐章集》中,尚非绝诣。特以“杨柳岸、晓风残月”句得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