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中的行走(来新夏说北洋)/大家说历史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2014),浙江萧山人,字弢盫。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主要从事历史学、目录学和方志学等研究,被誉为“纵横三学”。著有《清人笔记叙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古典目录学》、《北洋军阀史》、《中国图书事业史》、《中国地方志》等。“纵横三学”的来新夏先生“衰年变法”,晚年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随笔大家。
内容简介
北洋军阀的特点 第一,北洋军阀集团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 的社会基础。它的某些部分在一定时期带有资产阶 级性质,这种变化发生的时间大致在1914年以后。 北洋军阀的大小军阀普遍地霸占土地、广置田 产房舍,进行封建性的榨取和剥削,它的总首脑袁 世凯在河南彰德、汲县、辉县等地占有土地400顷左 右,其家族占有彰德全县田产的三分之一。奉系军 阀张作霖依恃权势攫夺了大量土质肥沃、交通便利 的良田美产。直系军阀李纯因历年在江苏、江西等 地搜刮民脂民膏而拥有巨额财富,他除储存了黄金 、珠宝和股票外,还把大量财富投放到土地和房产 上。其中仅天津地区的地产就近百顷,值银近30万 银元;在津出租的房屋有6000余间,值银127万余银 元;另有家存现金达300余万银元。 北洋军阀集团的大小军阀早期由于大多出自农 村,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封建性剥削 的手段比较熟悉。当时,近代工业发展尚不显著; 而这些军阀又缺乏对近代工业的充分了解,还不大 熟悉资本主义的剥削手段,多数军阀基本上仍是霸 占土地的大小地主,因而北洋军阀集团仍以封建地 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但是,随着近代工业的 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工业利润成 倍增长,大大地超过了地租所得,从而引起了这些 军阀的贪欲,于是他们纷纷向工业投资。这种投资 活动特别显著地表现在天津地区,从1914年至1925 年,天津新建工厂26家,其中北洋军阀投资的有11 家,占新建工厂的42.3%。这11家工厂的资本总额是 1520万元,占26家资本总额2926万元的53.7%。如 1918年开业的裕元纱厂实际上就是安福系军阀官僚 所办,该厂董事会的主要成员有:国务总理段祺瑞 、安徽督军倪嗣冲、陆军次长徐树铮、外交总长曹 汝霖、交通总长朱启钤、众院议长王揖唐和安福议 员王郅隆等,全部股本200万元,仅倪嗣冲一人就占 有110万元。在直隶遵化、兴隆一带有倪嗣冲、冯国 璋的三处金矿。山东的中兴煤矿就是徐世昌、朱启 钤等人用私人名义创办的。号称“北四行”的盐业 、金城、大陆、中南四家银行的资本也主要来源于 北洋军阀的投资——即倪嗣冲、徐树铮、徐世昌、 王占元、吴佩孚、孙传芳和冯国璋等人。北洋军阀 的要人在各企业中的投资数目都很惊人,据一种不 完全的统计:徐树铮800万元、徐世昌1000万元、靳 云鹏2000万元、倪嗣冲2500万元、梁士诒3000万元 、王占元3000万元、曹锟5000万元。因此,北洋军 阀集团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军阀们通过地租和企业投资获得利润,又以所 得进行高利贷剥削和购置土地。这三者的资金相互 转化、增值,使这批人物既成为地主阶级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时期进入了资产阶级的行列, 带有某些资产阶级色彩。这就是北洋军阀集团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