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青海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白求恩/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
ISBN: 9787225061658
第一章少年已识愁滋味 立志学医 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格 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群山 环抱、枫树掩映的小镇, 空气中弥漫着森林的气息 、花草的气息以及锯木头 的香味,和平而安详。 1890年3月3日,镇里一 个牧师家庭突然传出一声 婴儿的啼哭声,“是个男孩 子!”在亲友们的欢呼声中 ,欣喜的父母给家里的第 一个男孩取名亨利·诺尔曼· 白求恩。但镇里的人谁也 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这 个名字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他们谁也没有去过的 中国,将会成为一个伟大 的象征。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的 祖父是一名杰出的外科医 生。祖父的为人处事和出 色的医术,在白求恩心中 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所以白求恩从小就对医学 怀有浓厚的兴趣,曾把祖 父留下的一个刻有姓名的 外科医生的铜牌钉在自己 卧室门上。立志要像祖父 那样做一个医术精湛的外 科医生,这是他的人生理 想。 求学之路 白求恩的幼年,是在格 雷文赫斯特一个衣食无忧 的小康人家度过的。父亲 是一名牧师,母亲也是一 位虔诚的基督徒和传教士 。1896年,他们全家定居 多伦多,他在那里读完了 小学、中学。中学毕业后 ,白求恩于1909年考入多 伦多大学,学习生物物理 学和生物化学。 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 ,白求恩在假期和业余时 间去从事各种职业。 在人声喧哗的闹市区, 他拍打着一家家的大门, 声嘶力竭地吆喝:“报纸! 卖报纸!” 在大学食堂里,他收拾 起人们用过的碗盘,赶忙 回厨房洗刷干净。 在一艘艘航行于内湖的 轮船上,他在工头的监视 下,汗流满面,吃力地向 炉膛里加煤…… 卖报纸、刷盘子、烧锅 炉,是白求恩干过的杂活 儿。正是通过做这些工作 ,他饱尝“贵人”的冷眼、“ 阔佬”的训斥。这贫富间不 平等的烙印,深深烙在白 求恩的心上。他清楚地看 到,自己的命运是同大多 数穷苦劳动人民联系在一 起的。 21岁那年,白求恩又来 到安大略省北部原始森林 当伐木工人,并在苏必利 尔湖以北的边疆学院当文 化教员。他和工人们一起 出没在森林里,吃力地伐 倒一棵棵大树,又无力地 喊着号子,拖着沉重的脚 步,把这些树木运到河边 。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繁重 劳动,获得的食物还填不 饱肚子。晚上,他们只好 在矮小的破木棚里,蜷缩 着身子,躺在散发着霉气 的木屑上过夜。 共同的劳动,艰苦的生 活,使白求恩和工人们结 成亲密的伙伴。白天,他 抢着多做一些工作,使那 些年老的工人们减轻一点 负担;晚上,在冒着浓烟 的火堆旁,他教工人们识 字。工人们熟悉了他,爱 上了他,亲切地称他“白什” (白求恩的爱称),跟他谈心 里话,请他代写家信。 在这使他永远难以忘怀 的日子里,白求恩终于明 白了工人们为什么要背井 离乡来到这荒凉的地方?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给家 里的人写信,询问有没有 新的就业机会。他也知道 了,谁的妻子因为丈夫无 法养活,被迫带着可爱的 孩子离开了家庭;又是谁 的姐妹,因为还不起拖欠 的债务而饮恨自杀…… 伐木工人的命运,在白 求恩的心灵里,激起了无 比的同情和愤怒。他在探 索: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 会制度的道路在哪里? 这 些坎坷的生活经历,使白 求恩从年少时就对社会底 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深刻的 了解和切身的体验,并产 生出深深的同情心,从而 为他以后的人生追求奠定 了思想基础。 白求恩的性格中还有强 烈的正义感,这是宗教家 庭带给他的品质。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