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国学知识大全
ISBN: 9787504498007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内容简介

何谓国学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 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吾 国汉代古谚曰:“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 。”吾国旧时视外人来华者,不知其学。较进,则知 可学其一二端。更进,则知其自有其学术,而与吾国 为截然不同。然由今之所见,则知中国之与外国,实 为大同小异者也。古代各部落,有知造舟者,有知制 车者,各有所能,各有所不知。今外国自工业革命以 来,文明日启,距今亦为时不远。由将来观之,东西 两洋之文化,犹古代各部落间文化之关系也。又常有 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 不然。今世之各社会,皆为文明之社会,其程度相差 无几,善亦同善,恶亦同恶,固无何高下也。 中国学术之分期 1.中国学术之渊源:(1)古代之宗教哲学。(2) 政治机关经验所得,所谓王官之学。 2.合此两者而生先秦诸子之学,诸家并立。 3.儒家之学独盛。 4.儒家中烦琐之考证,激起空谈原理之反动, 偏重《易经》,与道家之学相合.是为魏晋玄学。 以上为中国学术自己的发展。 5.至此而佛学输入,为中国所接受。萌芽于汉 魏,盛于南北朝,而极于隋唐,其发达之次序,则从 小乘至大乘,是为佛学时代,而玄学仍点缀期间。 6.至唐而反动渐起。至宋而形成理学。理学之 性质,可谓摄取佛学之长,而又去其不适宜于中国者 。 此为中国学术受印度影响之时代,至明亡而衰。 7.而欧洲学术,适于此时开始输入。近百年来 ,对中国学术逐渐发生影响。[前此与欧洲之接触, 仅为技术上,而非学术上的,故未受若何之影响。]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今日为对立之物,在宗教起源之时则 不然。一种宗教之初兴,必能综合当时人之宇宙及人 生观,而为之谋得一合理之解决。此时之宗教,亦即 其时最伟大最适宜的哲学。[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 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 ]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 故易于固执具体的条件,久之,遂变为落伍之物,而 哲学乃与之分离。[宗教与理智方面,仅为其一种手 段,使人得理智上之满足,其注重者,乃偏于意志及 感情方面,使信之者得感情之安慰,秉坚强之意志以 信仰其宗教。夫意志坚强之人,固不免易于固执也, 故信教者,常以强烈之感情徘徊,以坚强之意志守旧 ,以致久而落伍。]故宗教之与哲学对立,非其本来 对立,而由于宗教之陈旧。而论古代之学术,仍必溯 源于宗教。 中国之宗教思想,最早盖系“拜物”,《周礼》 分祭祀之对象为天神、地祗、人鬼、物魅四类。物魅 盖即拜物时代之遗也。此时之思想,太觉幼稚,对于 学术思想,无甚影响。 稍进,则为“天象崇拜”,其中又分为二期,前 期盖在女权昌盛时代,所崇拜之大神,[神之为物, 表面视为与人无关的,人外的,实则此种之神,已成 为人为的神,具有人之性质。神之组织及一切,皆以 人为依据,与人相类。]悉视为女性。《礼记·郊特 牲》日:“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可见古无抽 象的整个的天神。后世祭天之郊祭,只是祭日,而《 楚辞》《山海经》皆以羲和为女神。整个的地神,古 代更其没有,所祭的只是自己所住所种的一块土地, 是为社祭。地神的被视为女性,更古今皆然。关于此 问题,可参看日本田崎仁义所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及制度》,王学文译,商务印书馆本。 女权时代之思想,存留于后世者甚少,只有一部 《老子》,是表现女性优胜思想的。《礼记·礼运》 ,孔子日:“我欲观殷礼,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说者谓殷《易》先坤。这该是一种女 性优胜的遗迹,但殷《易》之内容不传,今所传之《 周易》,则完全表现男性优胜之思想矣。[《周易》 先乾。] 大概中国学术思想,大部分是从周朝流传下来的 ,殷以前的成分,已经很少了,周朝宗法特别发达, 可见其为男权昌盛的社会。而殷朝兄终弟及,是一个 母权社会的遗迹。周在西方,殷在东方。后来齐国长 女,名为巫儿,为家主祠,不出嫁(《汉书·地理志 》),而齐太公为出夫(《战国策》)。燕人宾客相遇 ,以妇侍宿,婚嫁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亦见 《汉书·地理志》)。楚王妻妹(《公羊》桓公二年) 。皆可见风俗与周不同。然此等文化,多已沦亡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