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说选](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210/20/20220210201225862.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ISBN: 9787521214956
作者简介: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译者简介: 金龙格,1966年生,安徽太湖县人。198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法语专业。1987-2005年期间在漓江出版社工作,历任助理编辑、编辑、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现为教育部外国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会委员、法国阿尔勒国际文学翻译协会会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桂林旅游学院教授、译审。已累计翻译出版《少年心事》《一部法国小说》《不哭》等三十余部、总计五百多万字法国文学作品,曾分别于1995、2003、2006、2011、2014、2017和2020年七次荣获法国文化部、国家图书中心颁发的“奖译金”并赴法访学交流。2011年和2019年凭借《青春咖啡馆》与《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两度荣膺傅雷翻译奖。
项链 许多妩媚动人的漂亮姑娘,仿佛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而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些漂亮姑娘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没有什么盼头,没有任何办法被一位富有、高贵的绅士认识、了解、爱慕并迎娶回家,最后她只好同国民教育部的一名小办事员结了婚。 她很简朴,因为她没有能力装扮自己,但她很委屈,就像失去了社会地位、降低了等级一样,因为女人是没有等级和门第之分的,她们的美貌、优雅和魅力可以充当她们的出身和家世。她们天生的灵敏、优雅的本能和心灵的柔顺是她们唯一的等级,有了这些,民间的女子就可以同那些最高贵的贵妇人平起平坐。 她的痛苦绵延不绝,因为她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为了享受一切精美而华贵的东西。同样让她感到痛苦的还有自家房子的寒酸、墙壁的简陋、座椅的破旧、衣物的粗俗。这一切,要是换了另一个与她同等的女人也许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却让她愁眉不展,让她恼怒不已。看到那个为她料理简单家务的瘦小的布列塔尼女佣的样子,更激起了她心中痛苦难耐的遗憾和狂热的梦想。她梦想那些挂着东方帷幔、被铜制的高脚枝形烛台上的烛光照亮的整洁的前厅,梦想着两名被暖气炉热烘烘的气息烤得昏昏沉沉、躺在宽大的扶手椅里打盹的身着短裤、个头高大的男仆。她梦想挂着古代丝绸的大客厅,摆着许多无法估价的古玩的精致的家具;她梦想散发着香气的雅致的小客厅,下午五时在那里与最亲密的朋友谈天说地,和所有的女人都心驰神往并渴望得到垂青、大家都希望与之交往的社会名流聊天。 当她坐下来吃晚餐,坐在三天才换一次桌布的圆桌边,丈夫坐在她对面,揭开汤碗的盖子便神采飞扬地大叫“啊,多好的牛肉菜汤!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菜比它更好吃”时,她便梦想那些精美的晚宴,梦想那些闪闪发亮的银餐具,那些绣着仙境般的树林,树林中间有围墙,围墙中住满了古人和珍禽的壁毯;她梦想那些用妙不可言的盘子盛着的精美菜肴,梦想一边吃着鳟鱼粉红色的肉块或松鸡的翅膀,一边带着斯芬克斯般神秘微笑聆听的低声说出的绵绵情话。 她没有穿得出去的服饰,没有珠宝首饰,一无所有。可她就喜欢这些东西,她觉得自己是为此而生。她早就盼望自己能讨人欢心,被人羡慕,吸引人并受人欢迎。 她有一个女友很有钱,女友是她在修女寄宿学校的伙伴,可她再也不想去看她,因为回来后她的心里总不是滋味。她会感到伤心、懊悔、绝望、苦恼,为此会哭上好几天。 没想到有一天晚上,她丈夫回来时手上拿着一个大信封,一脸得意扬扬的神情。 “你瞧,”他说道,“有样东西送给你。” 她连忙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请柬,请柬上面写着这些字: 国民教育部部长乔治?兰波诺先生暨夫人很荣幸地邀请罗瓦泽尔先生和罗瓦泽尔太太前来参加1月18日在教育部大楼举办的晚会。 她丈夫原以为她会很高兴,没料到她气恼地将请柬扔到桌子上,嘟嘟囔囔地说: “你叫我拿着它有什么用?” “可是,我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会开心的。你从不走出家门,现在有了一个机会,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呀!为了得到这张请柬,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呀。所有的人都想要,它可是非常紧俏的,很少发给一般的职员。你会发现参加晚会的全是官员。” 她看着他,眼里射出怒火,不耐烦地嚷嚷道: “你叫我穿什么衣服去那里?” 他没想过这个问题,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去看戏时穿的那条裙子,我觉得它很好看,我觉得……” 看到她潸然泪下,做丈夫的立即哑口无言,不知所措,心里乱极了。两颗豆大的泪珠慢慢地从她的眼角滑到嘴角。他语无伦次地说: “你怎么啦?你怎么啦?” 可是,她费了很大的劲,强压住内心的痛苦,擦着被泪水浸湿的脸,用平静的声音回答道: “没什么。我只是没有服饰,所以我不能去参加晚会。把你的请柬让给随便哪个同事,只要他的妻子能比我打扮得漂亮就行。” 他感到愧疚,接着说道: “好啦,玛蒂尔德。一套体面的衣服要多少钱,以后在别的场合还可以穿的,式样简朴一些的衣服?” 她思忖了片刻,算了一下账,同时也要考虑到提出的数目不至于马上就遭到拒绝,并引起这个节衣缩食的小办事员发出惊叫。 最后,她犹犹豫豫地回答道: “具体的数目我不清楚,但我想四百法郎是够的。” 他的脸色一阵发白,因为他正好存了这么多钱,本想买一支猎枪,好在今年夏天趁礼拜天同几个朋友到南特平原去打云雀。 可是他却说: “好吧。我给你四百法郎。可是你得做一条漂亮的裙子。” 晚会的日期临近了,罗瓦泽尔太太却显得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她的裙子已经做好了。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 问她: “你怎么了?瞧你,这三天来你看上去好奇怪。” “让我心烦的是,我没有一件珠宝首饰,没有一块宝石,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佩戴在身上。我真的好可怜。我宁可不去参加这个晚会。” 他出了个主意: “到时候你戴几朵鲜花好了。在这个季节,戴花很好看。花上十个法郎,你就可以买到两三朵漂亮的玫瑰花。” 她根本就听不进去。 “不行……没有什么比在一大堆有钱的女人中间露出一副穷酸相更丢人现眼了。” 可她的丈夫叫了起来: “瞧你多笨!去找你的朋友弗来斯蒂埃太太,跟她借一些首饰。你和她的关系比较密切,不难开口。” 她一下子高兴得叫了起来: “有道理。我倒是没想到。” 第二天,她去了她朋友家,跟她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弗来斯蒂埃太太走到那个镶有穿衣镜的大衣柜边,拿出一个很大的首饰盒,走到罗瓦泽尔太太身边,打开盒盖对她说道: “你自己挑吧,亲爱的。” 一开始她看的是手镯,然后是一条珍珠项链,然后是一个威尼斯式样的十字架,是用金子做的,镶有许多宝石,做工精巧。她在镜子面前试着这些首饰,有些拿不定主意,拿走也不是,放下又舍不得。她不停地问: “没有别的吗?” “有的。尽管找吧。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 突然,她在一个用黑缎子做的小盒子里,看见了一串绚丽夺目的钻石项链,由于极度渴望这条项链,她的心开始剧烈地跳了起来。拿起项链时,她的双手在颤抖。她把项链戴在脖子周围的衣领上,心醉神迷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你能把它借给我吗,只借它?” “当然可以啦。” 她跳起来搂住女友的脖子,激动地吻着,然后带着这件宝贝一溜烟似的跑了。 参加晚会的日子终于到了,罗瓦泽尔太太艳压群芳,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她是所有的女宾中最漂亮的,她优美、典雅,脸上始终带着微笑,都要快乐疯了。所有的男子都把目光投向她,打探她的名字,寻找机会让人做介绍。部长办公室里的所有专员都想和她跳华尔兹。部长也注意到她。 她心醉神迷地跳着舞,心花怒放,飘飘欲仙,什么也不想,陶醉在自己艳压群芳的美丽中,陶醉在成功的自豪中,陶醉在幸福的迷雾之中,所有这些对她表示出的敬意,所有对她的啧啧赞叹,所有这些被唤醒的欲望,还有她所取得的在女性心中彻底而甜蜜的胜利铸就了她的幸福。 她跳到凌晨四点钟才回家。她的丈夫从午夜起,就同另外三个先生在一个安静的小客厅里睡着了,那三个先生的妻子也特别爱玩。 他往她的肩上披了几件平时出门穿的简朴的衣服,这些寒碜的衣服与高雅的舞裙配在一起显得极不协调。她感觉到这一点,真想逃之夭夭,免得被别的裹着贵重毛皮大衣的女人看见。 罗瓦泽尔把她拉住了: “等一下。到外面你会着凉的。我去要一辆出租马车来。” 可她压根儿不听他的,急匆匆地下了楼梯。当他们走到街上时,他们已经要不到车了,只好到处找,看见远处经过的马车便大喊停车。 他们朝塞纳河那边走下去,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冷得直打哆嗦。最后,他们在河堤路上找到一辆夜间游荡的老式轿车,这种车夜里才会在巴黎城里出现,仿佛在大白天里因为破旧而羞于见天日一样。 车子把他们一直送到玛梯尔街他们住的那套公寓的大门前,他们闷闷不乐地上楼回家。对她来说,结束了。他则想起了十点钟要到部里去上班。 她站在镜子前面,脱掉裹住肩膀的外衣,想再一次端详载誉而归的自己。突然,她尖叫了一声。脖子上的那条项链不见了! 她丈夫已经把衣服脱了一半,听见叫喊声赶忙问道: “你怎么了?” 她慌慌张张地朝他转过身来: “我……我……我把弗来斯蒂埃太太的那串项链弄丢了。” 他猛地直起身子,人都蒙了: “说什么!……怎么!……这不可能!” 他们在裙子的褶皱里,在大衣的褶皱里,在口袋里,到处都找遍了,却什么也没找到。 他问道: “你肯定离开舞会时还戴着它吗?” “是的,我在教育部的门厅时还摸过它。” “可是如果是掉在大街上,我们会听到它掉在地上的声音。它肯定掉在车上了。” “是的,很可能。你记得那辆车的牌号吗?” “不记得。你呢,你也没注意吗?” “没有。” 他们俩面面相觑。末了,罗瓦泽尔重新穿好了衣服。 “我出去,”他说道,“沿着我们步行经过的路线再走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它。” 说完他就出去了。她依然穿着晚会上的那条裙子,连躺下去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颓然靠在一把椅子上,火都没有生,脑子里一片空白。 早晨七点钟,她丈夫回来了。他什么也没找到。 他去了警察局和报馆,许诺给拾到项链者以赏金,还去了出租马车公司,哪个地方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跑一趟。 面临这种可怕的灾难,她一整天都在惶惶不安的状态中等 待着。 罗瓦泽尔晚上回来时面孔凹陷,脸色苍白,他什么也没找到。 “应该,”他说道,“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告诉她你把项链的扣子弄断了,已经拿去修理。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周旋。” 她在他的口授下写了这封信。 一个礼拜过去了,他们失去了一切希望。 而罗瓦泽尔好像一下子老了五岁,他说: “应该考虑怎么向人家赔这条项链。” 第二天,他们带着装项链的盒子,按照盒子里面的牌子找到了那家珠宝店,店老板查了他的登记簿: “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卖的,我应该只供应了这只首饰盒。” 于是他们从一家珠宝店跑到另一家珠宝店,凭着记忆,想找一条同样款式的项链,他们既难过又害怕,两个人都急病了。 他们在王宫附近的一家珠宝店里找到一串钻石项链,他们觉得与他们要找的那一串一模一样,要四万法郎,店里可以以三万六千法郎的优惠价卖给他们。 于是他们请求珠宝店老板在三天之内不要卖掉它。他们还谈妥了一个条件,如果他们借的那条项链在二月底以前找到了,店里就以三万四千法郎的价钱回收。 罗瓦泽尔存有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余下的就得去借了。 他东挪西凑,这里借一千法郎,那里借五百法郎,这里五个金路易,那里三个金路易。他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代价高的典押契约,和放高利贷的人,和所有不同种族的放款人都打上了交道。他连累到自己整个后半生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践约就贸然签上自己的名字;对未来的恐惧,压在他身上的极度的贫困,可以想见的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痛苦使他惶惶不可终日。他跑去要那条新项链,在珠宝商的柜台上放下了三万六千 法郎。 当罗瓦泽尔太太把首饰拿去还给弗来斯蒂埃太太时,这位太太生气地说道: “你应该早一点还给我的,因为我要戴它。” 她没有打开那只盒子,她的这位女友对此很担心。假如她发觉这是个替代品,她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她该不会把她当成小偷吧? 罗瓦泽尔太太过上了穷人那种捉襟见肘的日子。而且,她一下子英勇无畏地打定了主意。必须把那笔可怕的债务还清。她会还清的。他们辞掉了用人,把房子也换掉了,租了一间屋顶阁楼。 她亲自做家中的粗活和厨房里那些讨厌的杂活。她亲自清洗餐具,粉红色的指甲在积满油垢的陶罐和锅底上磨坏了。她亲自动手洗涤肮脏的床单、内衣、衬衫和抹布,把它们晾在一根绳子上。她每天早晨亲自下楼到街上倒垃圾,提水上楼,每上完一层楼都要停下来歇口气。她穿得像个贫民女子,挽着篮子去蔬菜水果店、杂货店和肉铺,讨价还价,遭人辱骂,一分一厘地守护着她那可怜的钱袋。 他们每个月都要还一些钱,另外立一些新的借据,以便 周转。 她丈夫从傍晚起就开始为一名商人誊抄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帮人抄稿子,抄一页可得五个苏。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年。 十年后,他们还清了全部债务,包括高利贷的利息和利滚利堆积起来的数目。 罗瓦泽尔太太现在看上去像个老太婆了。她变成了穷苦人家那种强硬、粗鲁的妇人。她的头发乱七八糟,裙子歪歪地系着,双手发红,粗声粗气地说话,洗地板时大盆大盆地往地上泼水。不过,有的时候,当她丈夫去了办公室,她便坐在窗户边,思绪回到从前的那个夜晚,那场舞会,那时她是那么漂亮,那么 快活。 如果她当初没把那串项链弄丢,她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使你失足或者得到拯救啊! 然而,有个礼拜天,她为了消除一周的劳累到香榭丽舍大街去转悠时,突然看见一个带着孩子散步的妇人。那是弗来斯蒂埃太太,依然那么年轻,依然那么漂亮,依然是那么楚楚动人。 罗瓦泽尔太太心情十分激动。要过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现在既然她已经把债务还清了,就要把什么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呢? 她走到她身边: “你好,让娜。” 那一个根本不认识她,正纳闷自己怎么会被一个贫民妇女如此亲热地叫名字。 她结结巴巴地说: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弄错了。” “没错。我是玛蒂尔德?罗瓦泽尔。” 她的朋友尖叫了一声: “噢!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是的,自从我那次见到你以后,我就开始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经历了许多苦难……这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怎么会?” “你一定还记得你借给我去参加教育部晚会的那串项链。” “记得。怎么样呢?” “怎么样,我把它弄丢了。” “没那回事!你还给我了。” “我还的是另外一条一模一样的。为此我们花了十年时间还债。你知道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我们什么都没有……现在熬到头了,我特别高兴。” 弗来斯蒂埃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说你买了一串项链还我?” “是的。你当时并没有发觉,是吧!那两条项链非常像。” 说完她快乐地笑了,显得自豪而又天真。 弗来斯蒂埃太太激动得不得了,抓住她的双手说道: “噢!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我的那一条是仿制品。它最多值五百法郎!……”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创作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或一个场景。这些简单的生活细节或场景,在莫泊桑的笔下却极为生动和耐人寻味。该书的译者金龙格,曾七次荣获法国文化部、国家图书中心颁发的“奖译金”,两度荣膺傅雷翻译奖,将把最原汁原味的莫泊桑还原给中国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