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女白领的职场胜经)/创业者读史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平常祖业与非常时代:政府失灵背后的商机 如果世间果真有神奇的时间机器存在,可以带领人们溯时间之流而上, 那我们便能够回到大唐盛世,一览它的大气与豪壮,感受它的恢弘与豪爽。 在那里,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究竟是怎样的空气与土壤,养育了那么多至今 都让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巾帼英雄、无双国士和赳赳武夫;也能够亲眼看看 那个上承了君明臣直、国泰民安的贞观之治,下启了典章焕然、民富物丰的 开元盛世的一代女皇,究竟是怎样一个活色生香的女子。可惜穿越只能是幻 想,我们只能从史料中一一钩沉,力图还原女皇的丰姿本色。 心理学告诉我们,环境会影响人的性格。一个人自出生伊始,家庭环境 和社会环境便与生命个体形影不离。这两种环境所提供的文化空间性质,将 会对个人性格的塑造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然而,对古人来讲,社会环境 对女性产生的影响远远没有家庭环境影响大。唐朝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千年恢 弘画作挥洒出笔酣墨饱的一页,但汉魏南北朝的鸿学大儒们制定的道德、伦 理、规矩和法条早已融入了皇帝、贵族、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传统生活,为 这幅画作做出了命题与规范。这些规范构成了一个人呱呱坠地时就要面临的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她们进入社会的几率几乎被 完全封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她们生活的常态,因此社会环境对她们影响 甚微。一家之主的父亲,自然而然地充当了权威和受崇拜的最初角色,成了 她们性格塑成过程中的第一导师。所以,现今的人们若想真正走近武则天, 就必须首先细致地考究她的父辈以及父辈传承下来的家族文化。只有了解她 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家庭影响,才能从中对其性格生成窥知一二。 武则天祖籍在并州I文水一带(即今天的山西省文水县)。可是当我们遍 翻典籍,也难以发现除了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外,历史对于她的其他祖辈们 的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出,在武士彟之前,武氏家族并非高门大族。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武则天登基称帝后,为了彰显自己出身的高贵,殚精 竭虑地为自己的僭越之位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她敕令李峤杜撰《攀龙 台碑》,并大言不惭地自称周平王少子之后。当然,武则天的祖上也出过几 位走上仕途之人,但他们大都官卑位轻,在历史的洪流中无足轻重,不曾被 史官赋予浓墨重彩,也没有给武则天留下任何精神遗产。那我们不妨直接从 她的人生第一导师父亲武士彟看起,看看这位父亲在武则天的生命中扮演了 什么样的角色,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武士援在家排行第四,上有三个哥哥。这三个哥哥在当时都只是老实本 分的农民,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武士彟长大成人后,按照传统思维,本 也该继承父亲手中的几亩薄田,然后像哥哥们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可武士彟并不愿意安守这样贫困的生活状态,而是急于跳出这个困 境。据《册府元龟》记载,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 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由 此可见,武士彟受过教育,并且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同时,拿起书后的 远大志向与放下书时的困顿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武士彟所在的那个时代,正是隋炀帝统治时期。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 第二子。一般来说,古时立太子的规矩是立嫡以长不以贤,杨广本不该成为 太子。然而,杨广工于心计,非常讨父母喜欢,而且颇有能力。他年仅二十 岁就官拜兵马都讨大元帅,亲率50多万大军南下,发动了消灭陈朝的战争。 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骁勇能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 ,对百姓秋毫无犯,对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的广泛赞扬。灭 陈战争的胜利,使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长达二百余年分裂的局 面。不难发现,杨广的功绩是当时其他任何一位皇子都无法比拟的。公元 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并被寄予厚望。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逝,太子 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隋炀帝开始了毁誉难定的执政生涯。 初登上帝位的隋炀帝,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不再体恤民心 ,而是变得好大喜功。为了完成自己对于国政的恢弘抱负,他制定了一系列 的措施,并且戮力付诸实践,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隋炀帝执意迁都洛阳,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东都洛阳建设工程。据《隋书 .帝纪第三.炀帝上》记载:“(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 杨达、将作大匠字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又于皁涧营 显仁宫,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以实园苑。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 京。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榖、洛水达于河, 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造 龙舟、凤觑、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次年东京修建完毕,新城规模 宏大,布局有序,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可见其作用非同一般。然而修 建新都虽是出于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但忽略了百姓民生。工程浩大,劳民 伤财,一时抱怨四起,民心惶惶。 隋炀帝又征发人民修缮长城、开凿大运河。虽然这些工程功在当代,利 在千秋,但也确实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更是将百姓推入 了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隋炀帝还四处建造离宫别苑,建造大船南游。这 些工程远远超出了国家财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最 终点燃了隋朝灭亡的导火索。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