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大家精要
作者简介
曾晓红,1978年生,福建明溪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古籍出版社编辑。曾师从著名敦煌学家郝春文先生和佛教学专家方广铝先生,攻读历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敦煌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史。
内容简介
佛禅巡礼 在经年游历名山大川、访师慕道的过程中,神秀 在佛学义理上的修为日渐深厚,然而,他在佛学理论 及实践方面获得突飞猛进的长足进步,则在拜蕲州双 峰山(一名破头山,今湖北黄梅地区)东山寺弘忍为 师之后。在了解神秀这段经历前。不妨对其所处时代 的佛教发展背景及禅宗的发展概况作一次巡礼。 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便开始 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 文化不断进行矛盾斗争,继而融摄协调、相互影响、 相互适应,直至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深处,被包 容、改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地地 道道的中国式佛教。而这一过程,自两汉至唐武宗“ 会昌废佛”,大约经历了初传时期、迅猛发展时期和 宗派分立三个时期。 佛教的初传期,大体始于两汉之际,终于4世纪 末。这一时期的佛教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尚处 稚嫩,处在附庸地位,还需要通过依附黄老之学或攀 缘玄学以求立足。随着大量佛教典籍源源不断地被译 为中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民间知识分子,从京都 到长江中下游各地,佛教的信徒层面大大扩展,传播 地域日益扩大。 以东晋时期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并开创关河学派为 契机.佛教在中国进入迅猛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印 度佛教的各种学说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所 学习、理解,从而形成了各种学派,同时印度佛教的 各种教团仪轨也开始被普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极 力将佛教纳入自己的体系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各种 排佛论调。为调和两者间的矛盾,佛教理论的创新也 逐步展开。至南北朝末期,流行于中国南北两地的各 家师说逐渐调和,佛教义理大大深化,佛教产生了强 烈的独立意识,开始酝酿成学派的结构。随着提倡某 一学说的人定居一地.设立门庭,传授学徒,佛教宗 派俨然成立,南方有慧远及其庐山教团,北方则出现 了研习鸠摩罗什《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 三论学派”,研习《成实论》的“成实学派”,研习 《大般涅粲经》的“涅槃学派”,此外还有“毗昙学 派”“地论学派”“摄论学派”“俱舍学派”等。诸 学派理论的争鸣、学风的差异,使佛教界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繁荣,佛典的传译与讲习蔚然成风.佛教成为 中国社会中与儒、道两家鼎足而三的独立的力量.开 始在更高的层次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 自南北朝晚期始,南北佛教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 势,这种趋势随着隋朝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加强,隋、 唐王朝的统治者自觉且成熟地推行儒、释、道三教合 一的政策,使佛教在数百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摩擦、 濡化和融合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融合各家学 说的佛教思潮开始崭露头角,中国式佛教宗派如雨后 春笋般出现,这一时期至唐武宗“会昌废佛”,被称 为佛教宗派分立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宗立说,如最早 在南北朝晚期由智凯创立的天台宗,隋朝产生的三论 宗、三阶教,唐代出现的法相宗、律宗、华严宗、禅 宗、密宗、净土宗等,以一定的佛教学说为理论.以 一定的寺院经济为依托,以较为严格且相对稳定的佛 教僧团为组织,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神 秀到双峰山谒见弘忍、拜师求法之时,正处于这一阶 段宗派大兴、高僧辈出的初唐时期。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