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作者: (日)筱原信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ISBN: 9787522603223

作者简介

(日)筱原信 1971年生于日本大阪。京都大学博士、研究员。著有《激发孩子自我思考、鼓足干劲的小妙招》《平凡之人如何培养创造力》。 面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作者通过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找到了很多别具一格的解决办法,得以灵活顺利地应对各种难题,包括如何与“熊孩子”斗智斗勇,如何妥善处理职场关系、夫妻关系,如何攻克项目难题……

内容简介

穿插多个思维局限,降低交涉难度 明明知晓自己不能从容应对,但却不知如何是好,不机灵的人会由于束手无策而陷入慌乱之中。也许很难在转瞬间找到理想的思维局限,但只要稍微使其偏移一下,世界也许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试着思考一些能使思维局限发生偏移的方法吧。 与任性的孩子交涉 有一天,我和家人正在准备午饭,女儿嚷嚷着:“妈妈,筷子。”但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这时,我把我的筷子递过去,却遭到了女儿的拒绝:“不是要爸爸的。”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她就要开始哭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孩子的任性期。 这时,我想出了一招,让女儿看着我的筷子,问她:“是这个吗?”“不是。”再把儿子的筷子递给她。“不是。”再递给她妈妈的筷子。“也不是。”最后,我才递给她女儿自己的筷子。“对。”就这样,她乖乖地接下筷子了。 再举一曾发生在我家的例子。 “该吃饭啦。”虽然我催孩子们来吃饭,但孩子们仍旧沉浸于游戏之中,要么回答“不吃”,要么压根儿就不搭理我。 我又想出了一招,竖起手指,问:“猜个谜,有几根手指?”“一根!”“这次呢?”“两根!”“这次要加大难度了哦!”“六根!”“回答正确,接下来比赛谁先到起居室,好了,开始!”然后我先跑向了起居室。 孩子们有着“我想这样做”的期待,如果让他们偏离自己的方向,往往会遭到他们的顶撞。如果大人们只展示给他们“要么与所想一致,要么不同”的思维局限,他们就会选择“与所想一致”这个选项,结果便不能如大人们所愿,让大人们感到为难,甚至有时候,大人们还会生气地说:“不听话的孩子是坏孩子。” 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思维局限,孩子们就会意外地走进这个思维局限。在刚才所说的筷子的例子中,如果我马上把女儿的筷子递给她,她也许会大发脾气道:“我是让妈妈帮我拿!”因为女儿的思维局限是“妈妈或爸爸帮忙拿”,所以,当现实与她的愿望不一致时,她就会感到生气。 而我只需要故意拿错筷子,将女儿的思维局限偏移到“猜猜哪个是自己的筷子”的思维局限(游戏)中即可。这样一来,女儿就不会再纠结于之前“我没有拜托爸爸,而是拜托妈妈”的思维局限了。结果便是,无论谁递给她筷子都无所谓,因为她已经热衷于猜对哪个是她自己的筷子的游戏了。 叫孩子吃饭的例子也是一样,如果受限于“要继续玩还是吃饭”这个思维局限,孩子当然会选择继续玩。虽然看似有点儿绕弯路,通过增加一两个比如猜有几根手指的游戏,以及随后的看谁先跑到起居室的比赛这样的思维局限,就能够很好地让孩子的思维局限过渡到“向起居室移动”。 当孩子不听话时,就想出一两个思维局限,并设法将他们诱导到这些思维局限中。当遇到那种玩乐至上的孩子,中断他们的游戏就成为一件伟大且严峻的事情。不要让他们在“要不要玩游戏”这种紧张的状态中做选择,而是带着新的思维局限,问他们“是要在那边玩,还是在这边玩”,这样诱导往往会比较顺利。 与成年人严肃交涉 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当要与下属或交易对象进行比较严肃的交涉时,不要一上来就谈严肃的事情,而要先聊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缓和一下气氛,效果也许会好很多,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穿插思维局限的技术。适当地添加一些可以作为缓冲的东西,这一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对象。 如果下属有些固执,不肯听你的话,也许是因为下属的思维局限与作为上司的你所采用的思维局限之间存在着断层,这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强的抵触。这时,他可能陷入了像我们要求孩子选择“玩或者不玩”时一样紧张的心理状态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一步到位地灌输给他人,不妨穿插一些其他思维局限作为缓冲和过渡。听一听下属的想法,引导他从自身的思维局限出发,过渡到可以从这一思维局限自然联想到的下一个思维局限。就这样,通过穿插多个思维局专注于实现一个思维局限限,将其引导到你作为上司所采用的思维局限中来。 如果你能够不厌其烦地按照这套程序交涉,下属就更加能接受你的观点,也更加愿意将你交代的事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积极完成。强行命令下属抛弃自己的思维局限,转向上司的思维局限,结果往往不能如愿。而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的是,通过穿插几个思维局限的方式,避免直接在跨度较大的两个思维局限之间转换。 ●遇事反应迟钝,怎么办? 想不出好点子,怎么办? 做事不够灵活,怎么办? 不能随机应变,怎么办? 不能脱颖而出,怎么办? 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 …… ●本书是一本教你释放无限潜能的深度思考指南,也是一本见招拆招、做事开挂的指导手册,让你实现思维破局,看透世界的底牌,掌握获得高智商的底层逻辑,找到直击本质的解决方案,从容应对生活与职场的各种危机。 ●作者结合自身工作、交友、夫妻相处、育儿的经历现身说法,通过各种情景化案例,生动详细地介绍如何打破思维局限、灵活处理各种难题。 ●认识4种类型的思维局限,掌握3种识别法、5种利用法、8种实践法,通过简单、实用、易操作的方法,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使用本书中的思维方法,普通人也能瞬间开挂,让思维火力全开、不断输出,轻松解决日常棘手难题。 ●【媒体推荐】 “思维局限”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所介绍的思考方法有利于解决各种情景下的难题。 ——印南敦史(日本作家、书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