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文艺情怀

周恩来的文艺情怀
作者: 编者:曹晋杰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周恩来的文艺情怀
ISBN: 9787503458224

作者简介

曹晋杰,193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曾担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等职。已出版《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史》、《抗日战争中在中国的外国国家元首》等专著20多部。

内容简介

京剧搬上银幕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多次找中央文化部副 部长夏衍等人商谈,如何把京剧各派演员的表演艺术 成就完整地保存下来,留传后世。周恩来决定拍摄舞 台艺术纪录片,把每个京剧名演员有代表性的精彩节 目拍摄下来。根据周恩来的要求,中央文化部决定先 筹拍《梅兰芳舞台艺术》。1952年春,中央文化部通 知梅兰芳做拍摄舞台纪录电影的准备。1953年1月, 写出了拍摄方案草稿,周恩来看后,要夏衍等人多征 求京剧名家,特别是梅兰芳本人意见,先后经过4次 修改,直到1954年7月才定下来。在这期间,担任导 演的吴祖光于1953年3月至5月,跟随梅兰芳剧团在上 海一带演出,看了梅兰芳演出的《宇宙锋》《贵妃醉 酒》《奇双会》《水漫金山》《断桥》《游园惊梦》 《霸王别姬·巡营》《洛神》《西施》《穆柯寨》《 枪挑穆天王》《凤还巢》《抗金兵》等十多个节目, 最后决定拍两集,删去了原定的《游园惊梦》,上集 是《抗金兵》《霸王别姬·巡营》《宇宙锋》,下集 是《贵妃醉酒》《洛神》《白蛇传·断桥》。这个方 案得到周恩来的同意。为了保证这部舞台艺术纪录片 的质量,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邀请 苏联电影专家雅可夫列夫、录音师戈尔登来华具体指 导,1955年2月7日正式开拍,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多时 间才最后完成。 在拍摄《程砚秋舞台艺术》时,由于程砚秋中年 后身体发胖,体形变化,他自己甚为苦恼,不但为拍 摄影片担心,甚至想中止舞台生活。这引起周恩来的 关注。1954年秋,周恩来约请老舍、絮青、曹禺、方 瑞、吴祖光、新凤霞三对夫妇到家中吃螃蟹,周恩来 拿出一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送给他的百年陈酿白兰地 请大家品尝,他自己还下厨做了一道拿手菜——千丝 汤,大家边吃边聊,从吴祖光导演的《梅兰芳舞台艺 术》谈到程砚秋,周恩来为程砚秋因身体发胖而不能 拍电影感到惋惜。吴祖光提出可以用电影手法,克服 舞台上难以解决的困难,周恩来非常高兴。他说:“ 我很关心程砚秋。在延安时,我们对京剧的爱好也有 梅派和程派两派,我就是程派。”1955年冬,周恩来 决定让吴祖光拍一部程砚秋的影片,只拍一出戏,把 他的唱、做、念、舞各方面的长处尽量表现出来,戏 可以加工。1956年,程砚秋主演的《荒山泪》经过加 工,被拍摄成艺术影片,为后人留下珍贵的程派艺术 的唯一形象资料。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关怀,程砚秋的 舞台艺术形象才得以永留人间。 《荀慧生舞台艺术》,因为吴祖光工作变动,未 能拍摄完成。《尚小云舞台艺术》是1962年3月,由 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内容包括尚小云演出的《昭 君出塞》《失子惊疯》等。与此同时,还拍摄了《周 信芳舞台艺术》。拍盖叫天的舞台艺术片《武松》时 ,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让崔嵬担任导演。事先,周恩 来专门找崔嵬谈话,说:盖叫天是位正直的老艺术家 ,可他文化不高,对电影艺术的特性缺乏了解。你是 老干部,有领导经验,遇事要多和他商量,把工作做 到家。所以,崔嵬和盖叫天初次见面,崔嵬就把一份 详细的导演计划交给盖叫天说:“请您审查。”盖叫 天也多方听说崔嵬的艺术才能和气魄,当即把导演计 划推还给他,说:“我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总理推 举的导演,还会有错?我不懂电影,听你的!”两位 同样正直又都同样抱着尊重对方心情的艺术家握手合 作了。但是开始进人拍摄阶段,便产生了矛盾。崔嵬 要求盖叫天扮演的武松,在镜头下应有的特定神情, 要在一分钟之内甚至几十秒时间中选择最佳点,时间 节约,耗片也不多。但是扮演武松的盖叫天霎时做不 出导演所要求的表情,他必须通过一番唱念和身段, 到了那个份儿上才有那种特定的神情,这样就花费时 间和浪费许多胶片。从拍摄的角度看,似乎太浪费人 力物力。电影镜头是集中一点的,再大的场面,在镜 头里也只是一个局部。而舞台表演是需要照顾到剧场 里上下前后千百名观众都可以看到,演员在台上必须 唱念做打面面俱到,不使任何一个角落的观众看不到 。按照电影的要求,盖叫天那套表演程式和演唱规律 就要被打乱,从头学起,完全不能得心应手。开始双 方尚能迁就和容忍,但后来终于无法迁就和容忍了。 崔嵬说:“盖老,您得迁就我的镜头,这不是在台上 唱戏。”盖叫天说:“我不能为迁就您的镜头,把我 自小就练成的东西全撂了!”周恩来得知后,先做崔 嵬的工作,说明共产党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团结一 位老艺术家,但生性耿直的崔嵬为了艺术而不愿意再 迁就容忍。盖叫天生来还没人向他指手画脚过,电影 导演的说一不二和戏班子里为角儿说戏的先生那种巴 结劲儿,实有天壤之别,这令他十分不愉快。终于, 他们从两相好成为一对蹦,戏也只能停拍。周恩来听 了汇报,也只能同意先搁一搁,并让夏衍、刘芝明和 马彦祥出面,以北方冬天太冷,怕盖老不适应为理由 而暂停,在崇文门新侨饭店为盖叫天夫妇饯行。临上 火车,盖叫天极力控制住激动的心情,对夫人薛义杰 说:“这回又栽了,北京终究不是咱们立足的地方。 ”他说此话是有原因的。盖叫天属海派,过去到北京 演出,因多种原因,上座率不如京派的名角。新中国 成立后在北京几次演出,都是由中央文化部邀请和组 织的。盖叫天一直认为,不是民间自发的演出,还不 能证明我在北京能站住脚。因此,这次他觉得自尊心 受到很大伤害,回到杭州,就病了。周恩来从阳翰笙 处得悉后,就派马彦祥到上海,找到了上海电影制片 厂的著名导演应云卫。应云卫在导演戏曲方面的经验 ,其实并不比崔嵬丰富,但是他有一大优点,就是善 于体察人意,办法灵活,并且能在众说纷纭中调和鼎 鼐。果然,上海电影制片厂重新拍摄《武松》一片后 ,应云卫和盖叫天的合作比较顺利,也许是应云卫吸 取崔嵬的教训,虽然艺术上的要求和崔嵬仍然相同, 但以灵活的方法,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也许盖叫天 自己也吸取了教训,有些地方不那么固执己见,有些 地方也开始熟悉电影的性能了。这部片子拍成,大家 都很高兴,周恩来自然格外高兴。应云卫在事后说: “论气魄,崔嵬比我强。我不过做了不少弥补和发展 的工作。真正在幕后的导演,是我们的总理!”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