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志/亦舒新经典](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1015/14/20191015141305466.jpg)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生活志/亦舒新经典
ISBN: 9787506079259
亦舒,**华文女作家。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到港定居。 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 1973年赴英国留学,修读酒店食物管理,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香港**新闻处担任新闻官,后辞职。 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并移居加拿大。 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倪匡、金庸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发脾气 老匡的名言:“*讨厌的,是天天发脾气,与永 远不发脾气的女人。”发脾气的对象,至少要旗鼓相 当,有本事,对牢老板大发脾气,气出在妇孺、弱者 、下属身上,未免胜之不武。什么时候发脾气,也有 讲究,乱发脾气,无理取闹,诚属不智,为利益争取 ,拍案而起,则无可厚非。 永远不发脾气,在今时**,不大行得通,社会 节奏急促,谁会费时失事地推敲琢磨谁的心里在想些 什么,非得直截了当说出来不可,如果不得要领,就 得采取比较慷慨激昂的态度。 那也就是发脾气了。 脾气人人会发,却也讲究身份。很普通的人,很 普通的才智,脾气还是少发为妙,发错脾气,惹人生 厌,说话都没有资格,居然乱发脾气,*是自寻死路 。 有人隔些时候发阵脾气,视作平常;有人一生发 一次脾气,不可挽回。 真正坏脾气的人十分吃亏,会得挑脾气来发的人 则是聪明的人,当然占便宜。 艺术 《明报》的社论,有时由金庸写,有时不,据说 凡题目用宋体,又套红,乃金庸所书。 其实不用这样辨认,读者一看就知道哪篇是哪篇 。 他所有的文字都有一个特征:他喜欢把很深奥的 一件事,用极之简 易风趣的文字分析给读者知道,一看就明白,明 白之后必定有领会。 无论是中英谈判香港问题,股票风暴对世界经济 影响,抑或美伊战争走势,全部可以轻描淡写,把他 精妙的意见,流利地与读者亲切讨论。 他报也有写得很好的政评,有些也写得颇为浅易 ,还是不够,一定要白得像上大人孔乙己,一定要把 原本枯燥的题材化*朽为神奇,一定要使读者轻轻松 松看完。 有时我们会说:“某评论写得真好,但是很多时 候看不懂,而且看得很辛苦。”对不起,这就是文字 仍然不够好。 满腹学问,但是不懂得借之与大量读者沟通,即 系无用,所以写作是一门艺术。 简易、通顺、清浅、明白的文字,透明度高,可 阅性强,乃我所欲也。 跟红顶白 跟红顶白,实在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谁不喜欢同当时得令的红人共处一室?他神采飞 扬,言谈风趣,出手阔绰,未必有什么实际好处给我 们,但欢乐一个晚上,已经足够。 倒运的人多数自怨自艾,萎靡沮丧,不停诉苦, 连带影响旁人心情,少不了向亲友求助,帮他呢,实 在长贫难顾;不帮呢,十足十是个见死不救的小人, 压力极大。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许多艰难之处,实在不想百上 加斤,于是渐渐疏远那些倒运人。 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所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成年人开口求助之前,宜想一想,这件事,朋友 有无可能做到,切莫急急陷朋友于不义。 一顿饭一餐茶,当然没问题,但是每个月的开销 ,或是整笔医药费,就至好贵客自理。 这个世界同从前不一样了,哪里去找孟尝君、信 陵君去,靠自己*好,偶尔嬉皮笑脸地同亲友说:“ 喂,开车来接我好不好?”,想还是可以遇到热心人 的。 作者真貌 相信倪震认识的作家*多。 幼*庭训,此刻又成为行家,他父亲好客,朋友 络绎不*,连星马、**那边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时 来采访,老中青三代写作人的庐山真貌,倪震耳熟能 详。 我说来惭愧,一则不擅交际,二则永远似身兼二 职,穷忙,抽不出时间来参加集会与晚宴等各式活动 ,再加上长时期患瞌睡症,见同文的机会,少之又少 。 讲起来,笑死人,谁谁谁见过没有?对不起,久 无邦交。某某与某某呢?前年,呃,不,三年前仿佛 在查先生府上见过一次。那么,张三共李四呢?久闻 大名,如雷贯耳,可惜从未碰过头。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人在某行业做了那么久而又不 识本行英雄好汉的。 但结交朋友是一种艺术,需要天分、时间、精力 、金钱支持,不然,则识多错多,讲多错多,结梁子 无数,反面成仇。写作人泰半多心,不多心不能成为 写作人,多心人同多心人结为知己?并非无此可能, 不过肯定辛苦。故情愿与同文神交,通读专栏,也就 等于天天谈话,写作人的眼睛、鼻子并不重要,不见 也罢。 行家亦不认识我。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