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精)/知心书
ISBN: 9787807681359
弗雷德里克·方热(Frédéric Fanget),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任教于法国里昂*大学,著有《医治*伤的自信》(Oser. Thérapie de la confiance en soi)等广*欢迎的畅销书。弗雷德里克?方热是人称“综合型”的治疗师,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通过行为疗法来改变自己,通过认知疗法来理解自己,利用存在和冥想疗法来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
痛苦与美德 我之所以想写这本书,是为了告诉大家,那些我 们*重视的、所认同的东西以及我们的价值观和美德 ,有时候正是这些东西束缚了我们。 这个说法可能在你看来简直像天方夜谭,或许大 大出乎你的意料。我想说的意思是,令你痛苦的那些 东西,也是你本身的一部分,是你为之自豪的,使你 之所以成为你的东西。 我要告诉你,你必须挣脱自己*珍视*宝贵的东 西,如果你真的想得到自由。 为什么要求你这样做?为什么劝你放弃在你看来 *重要的东西?我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多年来,我在治疗中花很多时间将病患与其内心 的声音——你知道,就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听不见却 又无时无刻不在的声音——之间的斗争具体以对话的 形式记录下来。 这个内心的声音时时刻刻在批评你,很多时候它 其实是过去某个责备的声音在回荡,在这一重消极的 声音背后,还有一重积极的声音在对你说:“好好做 事,你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还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 这个内心的声音一面鞭策着你,一面折磨着你。 你听从这个声音的指引,因为你已经试过,当你按照 它说的那样做,**地完成一件事情时,你就感到自 豪,并且赢得旁人青眼相加。 可是当这个声音显得太强硬、太咄咄逼人和不留 余地的时候,它让你很痛苦,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所取得的结果达不到自己设定的要求。这个声音 只不过是把你给自己设定的人生准则反过来加之于你 ,并牵着你的鼻子走。 那些曾经关注我的书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这 个是我研究的重点之——**主义。**主义本身并 没有什么好坏,而且对于提升自己的价值感、与他人 相处以及良好地规划人生来说,**主义**有用。 我在《好上加好!**主义心理学》一书中说过,当 **主义如同暴君一般为所欲为时,它也可以变得极 其有害。**主义者有些时候会过度吹毛求疵、谨小 慎微。他们对自己要求过高,无法容忍自己的任何缺 陷。当然,除了“人应该**无缺”之外,我还可以 举出另一些人生准则的例子,比如安娜。后面我们将 谈到她。安娜不懂如何拒*,她的人生准则是“永远 要让别人高兴”。她觉得“别人比自己重要”,所以 她不断地答应做一些其实她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比 如接*别人的邀请,同意和别人的午餐,她自己事务 繁杂、忙不过来,还答应帮学生修改博士论文。她来 我的诊所时,显得对自己**生气,说:“我*够了 ,医生,我*够了这个样子,总是想讨好别人。我总 是把他们看得比我自己还重要。”很快,安娜意识到 这种想法来源于自己的过去。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引 导她去理解,这个想法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但 同时也造就了她的价值。安娜是个讨人喜欢、乐于助 人,倾听别人的要求的人。利他主义是安娜**看重 的一种价值,这是她的美德。大家都知道她值得信赖 ,欣赏她。“永远要让别人高兴”这个想法是在安娜 童年时期就形成的,逐渐变成了她的一种好品质。这 一点她自己知道,她明白。即使这种“要让别人高兴 ”的自我要求在过分的时候让安娜气急,因为觉得自 己过于迁就别人,自身价值感降低,但是她也知道, 由于她乐于倾听别人的要求,这也给她带来了很多, 使她成为了一个***欢迎的人。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有幸遇到很多人,治疗 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例,**我提出这个观念,我们 每个人都像是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极的一面,两者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一个完整 的人。 P8-10
“我需要别人喜欢我,我不可以让人失望……”
“我必须不断*,让别人高兴……”
“我必须成功,才配得上我所在的位置……”
……
总有这样一个苛求的声音,对我们不断要求和勒索。
这个声音曾经保护和支持过我们的心灵,
我们的生命*益于此,也*困于此。
自我苛求是生命活力的囹圄,
我们需要找出这个苛求声音的源头,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直视它,与它对话,
直到它从我们的心灵上松脱。
——是时候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了!
——**的读者生活在竞争*加激烈、对成功要求*高的社会环境中,必须***、***,所以,也*容易成为“自我苛求”的牺牲品,所以*迫切需要去除“自我苛求”的负面影响,以获得*好的生活质量,活得*加舒展、*具幸福感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