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又好读的心理学

有趣又好读的心理学
作者: 雷媛媛
出版社: 应急管理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有趣又好读的心理学
ISBN: 9787502082734

作者简介

雷媛媛,畅销书作者,心理学达人,从事心理咨询多年,致力于将心理学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仅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更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自媒体矩阵发表有关心理等方面专栏文章累计阅读量达三百万人次。

内容简介

注意力理论:太太,可以给我一杯水吗? 贝尔坐在课桌前做作业。他刚拿起笔,就冲厨房喊:“妈妈,我想去卫生间。” “去吧,宝贝儿。”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回答说。 贝尔从卫生间出来,摆弄了一会儿铅笔,又说:“妈妈,我铅笔断了,没办法写字。” 妈妈从厨房出来,帮贝尔拿了一支新铅笔。 贝尔写了两个字,又说:“妈妈,我看完动画片再做作业好吗?” “贝尔,认真做作业!你再叫妈妈,我就把你扔出去!”妈妈生气地说。 过了一会儿,贝尔怯怯地说:“太太,我渴了,可以给我一杯水吗?” 趣味点评 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尤其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儿童更难以集中注意力。贝尔做作业时,他的注意力分散在与作业无关的事情上。在妈妈*的警告下,他给妈妈换个称谓,令人会心一笑。 心理学解读 在心理学上,“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人体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有限,人就会选择性地接受外界刺激,使得感觉器官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这种意识属性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注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可见,注意是人们取得劳动成果的必要条件,没有注意的参与,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都将无法进行。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而是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状态。注意,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具有以下三种主要功能。 第一,选择功能。在每一瞬间,都有无数外界刺激作用于每个人,其中绝大部分的刺激会被我们忽略掉,只有少部分被我们选择并加以注意。 第二,维持功能。注意不仅使心理活动有所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而且使心理活动维持在对该对象的反映上,直至完成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第三,调节功能。注意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集中于某一事物,而且根据需要不断地调节、变化,从而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以达到预定目的。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注意力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呢? 1.设定积极目标 给自己设定一个要提高注意力的训练目标,我们会发现,在很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比如,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将某个内容记忆下来。当有了这一训练目标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排除干扰,高度集中起来。 2.避免不良暗示 有的家长总爱当孩子的面说:“你怎么做作业时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就像凳子上有钉子似的,根本坐不了几分钟……”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良暗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注意力真的很差。这就要求家长不能传递不良暗示,而学生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排除外界干扰 训练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就是不管环境多么嘈杂,当我们要进入阅读和学习目标时,对周围的一切都要置若罔闻。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增强抗干扰能力,快速集中注意力。 4.排除内心干扰 很多时候,我们所处的外界环境很安静,可内心却存在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这时,我们要善于排除这种情绪干扰。比如,端正坐姿、放松身体,试着将干扰情绪暂且放一边,注意力就能集中起来。 5.清理大脑信息 大脑容纳的信息量特别繁杂,当我们要进行某个目标内容学习的时候,可以将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暂且整理收纳起来,这样做也会对集中注意力有所帮助。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你有很严重的健忘症 汤姆来到医院就医,就诊完毕后,他问医生:“医生,我身体有什么问题吗?” 医生说:“你先把诊疗费给我。” 汤姆担忧地问:“我的问题很严重是吗?” “你有很严重的健忘症。” “啊?那我该怎么办?” “你先把诊疗费给我,我再告诉你。” 趣味点评 汤姆患上了很严重的健忘症,医生担心他会忘记付诊疗费,就赶紧提醒汤姆,让他先付了诊疗费后,再为他治疗。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像汤姆这样容易健忘的人呢? 心理学解读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类的遗忘现象进行了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在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缓,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 遗忘的进程,除了与时间因素有关,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人们对于一些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需要、不熟悉的材料,往往遗忘得要快。 记忆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学习的内容能回忆起来就是记住了,回忆不起来或者回忆错误,就是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对目标内容达到完全正确地学习后仍然继续学习,叫作“过度学习”。适度的过度学习可以更好地保持对目标内容的记忆,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记忆保持效果将不再增加。比如,学习六遍后就能正确背诵,再学习三遍效果最好,但是如果再学习三遍以上,则收效甚微。 几乎所有人都有健忘的小毛病:老师讲过的内容很快就忘记了;见到熟人想不起对方名字;随手放的钥匙一转眼就找不到了……我们可以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通过一些小的训练,减少健忘出现的次数,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下面是一些改善记忆力的小妙招,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会明显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从而有效提升记忆力。 1.给日常用品定位 将钥匙、手机、公文包、钱包、围巾和鞋子等日常用品,放在固位位置,并牢记这些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要寻找某种物品时,就会联想到某个相对应的存放位置,从而卸载大脑的过重负荷。 2.尝试记住新的人名 结交新朋友后,尝试在心中反复默念其名字持续1分钟,让大脑中的海马体与额叶通力合作,将信息转移至长期记忆力的储存空间。 3.保持健身习惯 促进大脑的自我更新,可有效防止记忆力衰退。科学研究发现,健身除能起到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外,还有防止记忆力衰退的功效。纽约大学医学院克维特博士认为:“我们通常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大脑,而大脑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直到死亡,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因素可以促进大脑的自我更新,而锻炼身体就是其中的一个促进因素。” 4.给自己出点难题 某些反常行为对增强记忆力也会有所帮助。比如,上班选择不同的路线、用左手拿筷子、倒着戴手表等反常行为,给自己“找点小麻烦”。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强认知功能,提高记忆力。 5.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写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写下来。研究表明,是否把写下来的内容读一遍,或者写了什么内容并不重要,仅仅是写下来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帮助人们想起需要记忆的内容。 ★★★1.故事 点评 解读,用幽默的故事,快速入门心理学,探索未知的自我。 ★★★2.有案例,有真相,有趣味。心理学通识读物,学习经心理学的入门佳作。 ★★★3.每天学点心理学,掌控情绪,练就高情商。疗愈心态,突破困境,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这一本足够。 ★★★4.哈哈大笑中,看懂行为背后真实的秘密。拿起来就放不下,好看得让人睡不着。 ★★★5.心理学效应、心理学定律、心理学法则、心理学理论、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重口味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华生、卡伦霍妮一生研究,揭示那些无处不在左右你生活的心理学,好玩又实用。 ★★★6.周哈里窗、感觉剥夺、共识偏见、甜柠檬效应、踢猫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登门槛效应、刺猬法则…… ★★★7.《有趣又好读的心理学》是一本揭示人类潜在种种心理效应的心理学通俗读物,用搞笑的段子和浅显的解读,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