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
作者: 吴义勤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
ISBN: 9787550012233

作者简介

吴义勤,男,汉族,1966年2月生于江苏海安。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兼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漂泊的都市之魂》《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文学现场》《目击与守望》《告别虚伪的形式》等专著多部,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 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曾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内容简介

禾呈经常坐在墙角,透过他厚厚的镜片,面无表 情地望着他的母亲纵 情发泄。 慢慢地,禾呈就长大了。长大了的禾呈在人们眼 中成了一个寡言少 语、性格古怪的人。既不像他的父亲,也不像他的母 亲。他习惯眼睛盯着 一处呆想,却永远没人知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初识 他的人都在暗地里说 禾呈这个人很阴。这种印象主要根源于中国的一句老 话,叫做“不叫的 狗咬人”。而同禾呈相处长的人,却从未感到他阴出 什么名堂。这意思便 是说谁也没有吃过禾呈的亏,禾呈也从未比别人多占 过什么便宜。既然如 此,这样的“阴”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其实,禾呈究竟在想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可 以说他想的东西实在 太少。他大约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过一种很安静也 很安全的日子。他对 他的表姐雪青说过这个愿望。表姐雪青那时就用一种 十分冷惜的口气对他 说,那是你小时候从未有过的日子。 表姐雪青的聪明,为禾呈整个家族所公认。外祖 母说,如果雪青没有 大出息,那么天下就没人能有大出息了。 只是很奇怪的,表姐雪青没有考上大学,而禾呈 却考上了。 禾呈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表姐雪青嫁了人。表 姐夫是个中学校长, 表姐雪青也就进了那所中学教语文。表姐雪青像她的 姑妈也就是禾呈的母 亲一样,很想当个诗人。 禾呈比表姐雪青晚结婚几年。禾呈的老婆是他的 大学同学。她初始追 求禾呈时,令禾呈茫然不知所措。禾呈其貌不扬言语 木讷,人多之地从不 露面,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是平平。如此平庸之辈竟然 吸引女孩奋而追之, 委实令大众不解。好在禾呈习惯顺从天意,心想既有 人愿与他相好,又何 必坚拂其意,令大家都不愉快呢?便顺水推舟,与之 成了一对情人。直到 毕业前夕,才有风声传出,说那女孩之追禾呈,乃是 她在少年时期被其继 父奸污过数次,否则犯得着跟禾呈?禾呈听后有几分 懊丧,但也未浮到脸 卜。缘故是假期之中.禾呈糊里糊涂地同她过了夜。 禾呈被女人温热的鼻 息和芬芳的体香所震惊,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 更好的去处。所以他想他将来 不能没有女人而活,而他又没有胆量和能力去追求别 的女人,那么眼前这一个现成 的,也该满足了。于是他就真的满足了。 禾呈老婆的个子比禾呈高出一头,这不能怪她。 主要是禾呈自己太矮的缘故。 大学的同学有了点文化,喜欢追逐风雅,便戏称禾呈 的老婆为“明月”,称禾呈为 “故乡”。禾呈所学专业为历史,对文学素无兴趣, 领悟力颇差,一时间也猜不透 同学们为何如此而叫。直到有一天表姐雪青来看他, 禾呈方才解开绰号之谜。表姐 雪青是语文老师,又极喜欢诗,自然懂得其间奥妙。 她说这是李白的诗呀,“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罢便捂嘴自笑。禾呈怔了 怔,抬头望望老婆,恰那一 刻,老婆也正低头顾他,不觉恍然。两人皆感叹“明 月”、“故乡”一称,还真神 似。 禾呈大学毕业后,留了校,隔年便登台讲课。禾 呈专讲魏晋南北朝。这是一段 非常热闹的历史。原来为禾呈他们讲这段历史的老师 是一个极爱冲动的老先生。讲 到战乱惨状他声泪俱下,讲到权力争斗他感慨万千, 讲到帝王的荒淫无道他咬牙切 齿,而讲到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时,他更是按捺不住跺 脚拍桌地大骂出声,如那贪官 就在眼前。所有的学生都爱听他的课,仿佛在课堂, 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上一幕幕 真实的场景。只是老先生在为禾呈这个年级开完课后 ,忽有一天死在了自家的饭桌 上,死时手上还拿了一壶酒。 禾呈留校后便接替了这老先生的课。禾呈几次试 着像老先生这般将历史的情绪 带到讲台上。但怎么都不行。禾呈不是个能将内心东 西尽兴表述出来的人,他只能 以史料的翔实、推论的严谨和资料的丰富一节节往下 讲。禾呈很热爱教书这一行。 每往讲台一站,便想起他的母亲是教小学的,他的父 亲是教中学的,而他们的儿子 禾呈,教的却是大学。由此,一股自豪之感便由腹内 直冲头顶。禾呈千万遍想过, 这一生,他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他要好好地干 ,争取尽早地当上教授。有了 如此的思想基础,禾呈便极其认真地备好每一次的课 。纵然所有的史料都烂熟于 心,但在每次的课前,他仍然要把教案从头至尾温习 一遍。他老婆常嘲笑他,说他 做人做事做到这样一个笨的地步,必然不会有什么好 结果。禾呈的老婆毕业后分配 到了政府机关。在那里,她渐渐将她学的历史忘了个 一干二净,而学会了喝茶看报 织毛衣以及写总结报告和领导讲话。 系里领导对禾呈的教学态度早有所闻,故经常大 会小会加以鼓励。 每逢此时,青年教师皆撇撇嘴,以示不屑,有刻薄的 甚至还脱口一句“书 呆子”。当然,不屑和议论不会传达到禾呈耳朵里。 他对领导的表扬总是 心存感激。只是他永远也不知道学生们对他的讲课充 满牢骚。其症结不在 于禾呈的水平,而在于禾呈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学 生们发牢骚说禾呈讲 话像鸟语,每堂课都令耳朵劳累不堪,甚至知其在言 却不知其所言。尤其 女生,一听说禾呈上课,便纷纷称头疼肚子疼。禾呈 言语难懂,外貌又毫 无英俊潇洒可言,实在是没有一点魅力去吸引那些虚 荣心十足的女学生。 至于禾呈,少有女生听课,他觉得极其自然。按他的 思路,女人懂什么历 史?女人有什么必要去懂历史?中国的历史是男人的 历史,女人在其间只 是少有的几个丑角而已。禾呈虽然怕老婆,心里却十 分大男子主义。 有一回一帮学生在一起议论,说像禾呈这样的老 师怎么会留校任教 呢?当年留他的领导可是具有非凡的听力?其中某一 父母均在大学工作的 学生深谙其故,说他家成分肯定是贫农,那时候留校 就看这个而不介意是 否说得好普通话。于是这一伙学生便毫无顾忌并且不 知天高地厚地抨击了 一通当年如何如何。其实,他们也没有经过当年,他 们对当年的了解和认 识也是许多因贫农而留校做先生的人在课堂上讲述给 他们听的。他们在讲 述者的语言笼罩下遥想当年,又哪里真能看清当年到 底是什么样子?所以 现今的人好说学生娃儿狂妄,委实是一点也不冤枉。 禾呈的家显然不是贫农。否则他的母亲就不会去 写诗和交际,而是去 喂猪或是以不让肚皮空闲的速度去生孩子了。禾呈的 父亲也不会为了女人 的风骚背井离乡。他多半会把老婆打得半死然后在夜 里继续压她在自己的 身下。正因为不是贫农,禾呈的父亲不会伸手揍人, 可又脸皮薄得忍受不 了他人的耻笑,便只好一走了之。而今他或许业已黄 泉作古,或许仍怀着 曾有过的羞耻远居他乡不愿回来。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总之禾呈留校肯定 不是因为贫农。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