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氢弹研制/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章 早期的理论探索 郑绍唐(时任九所一室氢弹探索组副组长):我从 苏联援助说起。1957年的时候,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了 一个协议,就是《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①。苏联援 助中国原子弹,给一个教学模型和全部的图纸。除了 这个以外,还要给一种加强型原子弹的模型。所以 1957年订协议的时候,苏联是真心诚意想帮助我们掌 握核武器。 聂荣臻元帅在莫斯科签订协议以后,1958年7月 15日,三位苏联专家在二机部大楼里,口头上给部、 局领导讲了一通原子弹大致结构、尺寸、原理。至于 氢弹什么都没有讲,什么书面材料都没有。我们开始 搞加强型原子弹的时候有一个模型,数据不全,尺寸 也不全,还是彭桓武副院长把它补全了。这个怎么弄 来的也说不大清楚,我们把这个模型叫27号模型。 我原来也在原子能所(40l所),九院理论部②很 多人都是从原子能所过来的。1958年邓稼先、王贻仁 、陈小达最早从原子能所调过来,当时苏联专家说, 你们只要调些大学生来就可以了,有我们教他们。到 1959年6月,苏联政府突然决定不给原子弹样品模型 ,1960年开始撤走专家,到8月底撤走二机部系统的 全部专家。我们1959年下半年开始自力更生搞原子弹 ,原子能所与九所做不定期交流,我从原子能所借调 过来,所以我来得比较早。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 毁协议,毁约停援,钱三强就在原子能所布置安排力 量搞原子弹,黄祖洽领导的4人小组,其中有孙绍麟 、吴翔、陈乐山和我,从搞压拢型原子弹开始研究。 借调过来后,我们都分配在九所一室中子组。 还在突破原子弹技术的时候,二机部刘杰部长趁 苏联专家还在,找机会问了几次苏联专家组组长,能 不能讲一下氢弹的结构原理。这个专家组组长说:“ 不知道。”他是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刘杰部长想, 看来苏联在氢弹技术上对我们严格保密。刘杰认为氢 弹跟原子弹不一样,肯定比原子弹更复杂,有一些新 东西要探索。当时我们九所在紧张地搞第一颗原子弹 ,也没有功夫同时探索氢弹。刘杰就想在原子能所加 上一些力量,让他们先搞氢弹,探索氢弹原理。他把 这个想法跟钱三强副部长一商量,钱三强也同意。后 来跟九局说过,跟李觉也说过,他们都赞成。这样就 让原子能所副所长兼理论室主任彭桓武,找一些人来 探索氢弹的设计。1960年第四季度成立了轻核反应装 置理论探索组①,由黄祖洽担任组长。到了1961年1 月份,于敏也调到理论组任副组长。这个组开始有十 一二个人,包括蔡少辉等人。他们从1960年底开始, 到1965年1月份调到九院理论部之前,总共干了4年时 间,也就是探索氢弹基本原理花了4年时间。这个组 的成员从开始的12个人增加到40个人左右。 原子能所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除了轻核理论组以 外,基本粒子组的朱洪元也参加过研究。那时候理论 研究的队伍还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