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冲突和解
作者简介
加藤谛三,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研究所研究员,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 擅长从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用心理学的论据解析,有理有据,语言虽然简单,但总能戳中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因为通俗易懂、易引发共鸣等特点,他的多部作品入选日本“生活的智慧”丛书。 著有《我们为何如此不安》《你累了吗》《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不高兴的生活艺术》《勇敢做自己》《别找借口啦!一瞬间改变,成就无限》等书,系列作品销量破100万册,持续畅销近30年。
内容简介
“不逃避苦难”为何如此重要 就我们的常识而言,没有苦难的状态,就是得到了救 赎。 然而,心理学的巨人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叫作“苦难通 往解放与救赎”。原因何在? 此外,不仅阿德勒,正如前面已提到的,众多先哲们 都对这一问题表明了相同的宗旨。他们要向后世传达的, 是什么样的“人生真谛”呢? 本书将一边解读这些“先哲们的观点”所蕴含的意义 ,一边向大家阐明对于现代人而言最有必要的情绪处理方 法,并向大家强调“直面现实”“不逃避现实”的重要性 。 因为我想,这些或许能成为帮助减轻你内心的不安、 苦恼、痛苦等,进而打消你内心“不幸福感”的契机。 为此,希望大家首先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人类的存在是矛盾的。 第二,人类的矛盾体现在:理性与感性、良心与本能 冲动、理想与现实、场面话与真心话、正面与反面、神性 与兽性…… 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关于这一点,做了“尝试把‘ 善与恶’整合起来”的记载。 人性中同时包含了神性与兽性,这是人性的双重构造 。 即使试着去否定人类的兽性,也是纯粹的现实否认, 实则毫无意义。现实中,人类身上的确存在兽性。 我们不需要否定自身兽性的存在,但需要致力于把它 向良善方向整合。 第三,我们拥有低次元欲求,同时也拥有高次元欲求 。 因此,不能把低次元与高次元两极分化,否定低次元 欲求,而是要努力把它与高次元欲求整合起来,以解决人 生中的种种问题。 人性中的“向善力”与“向恶力” 政治民主主义、经济繁荣、技术革新等,无法解决人 类的这些基本矛盾。 无论民主主义制度多么健全、经济多么欣欣向荣、技 术革新多么日新月异,都无法完全解决人生中面临的种种 问题。 弗洛姆也说过同样的话。 弗洛姆甚至把“与善与恶的素质”,作为他的名著《 人心》的副标题。想必就是在传达人类既拥有向善的力量 ,也拥有向恶的力量。 我认为,人类在心中有希望时会向善,在绝望时会向 恶。 恨,既非良性存在,也非恶性存在。 问题在于人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状况)中生存。 尼采的思想,在德意志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对比中形成 。 一件事情,我们说一次往往觉得意犹未尽,所以要接 着说第二次。第一次说的是场面话,第二次说的则是真心 1、日本超重量级心理学家、百万畅销书作者加藤谛三,继《情感暴力》后又一高分力作 加藤谛三,毕业于东京大学,享誉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家。目前是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一生获奖无数,曾于2009年被授予“东京都功劳者表彰”,又于2016年被日本政府授予“瑞宝中绶章”。出版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情感暴力》《不乖》《性格中的蜜与毒》等等,销量突破百万册,版权遭各国疯抢。 2、深度剖析人们内心深处的冲突,活出一个不纠结、不迷茫的自我 及时享乐还是奋力拼搏,这是一个问题。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与这个问题作斗争。享受能够带来短期的愉悦,但是却会给未来造成痛苦;拼搏需要人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但是却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该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作者加藤谛三一层一层地揭开我们内心的冲突,让你直视内心的纠葛,找到人生的目标和动力。 3、吸收弗洛伊德、卡伦·霍妮诸多心理学大师的思想精华、一针见血点破你所面对的人生困惑 本书集弗洛伊德、卡伦·霍妮、马斯洛、阿德勒等诸多心理学大师观点于一身,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帮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帮助都市青年走出悲观、迷惘、痛苦,轻松面对你曾认为跨不过去的坎,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