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
ISBN: 9787565702570
米夏埃尔·温特霍夫 儿童与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青少年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社会心理学家。生于1955年,已婚,家庭美满,膝下两个子女。毕业于波恩大学医学院,1988年创办自己的心理诊所。温特霍夫多年来始终专注于深入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心理障碍,并擅于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现今的家庭体系,为有心理发展障碍的孩子开具良方。此外,他在青年救助领域也颇有名气。 青年时期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德国学习*尔曼语言文学,毕业后从事外交工作达30余年,曾在前**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驻外机构工作,并曾担任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他们从年轻时起就喜爱文学,退休后仍然从事文学写作与翻译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先后出版、发表各种翻译作品50余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奥地利童话》、《愤怒书尘》、《巴赫传》、《茜茜公主》、《悲怆交响曲》等。 青年时期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德国学习*尔曼语言文学,毕业后从事外交工作达30余年,曾在前**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驻外机构工作,并曾担任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他们从年轻时起就喜爱文学,退休后仍然从事文学写作与翻译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先后出版、发表各种翻译作品50余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奥地利童话》、《愤怒书尘》、《巴赫传》、《茜茜公主》、《悲怆交响曲》等。
2008年,拙作《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变成了小皇帝》出版以后,我对它可 能引起的反响,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接下来几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情,却 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多年来,我一直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公布于众,但由于 条件限制始终未能变成现实。不过我感到读者的情绪已*渐成熟,可能会对 我的书给予相应的关注。 然而,公众的反应大大**了我那相当低调的期待。读者的反馈和书的 销量都表明我已触动了时代的神经,我的基本理念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我这 些在诊所里的观点,终于走向了社会。当然,除了认可和赞同,也有不少新 的有建设性的批评,其中的一些将在本书中有所反映,作为**本书的一些 论点的重要补充。 还有几点重要的说明,我觉得应该在这里事先提出,因为它们对理解本 书至关重要。首先是我的论述的归类问题。很多人给这样的书贴上了“顾问 ”,准确地说是“教育顾问”的标签,并把它放进一个既定的框架里加以定 性。但这是错误的。作为心理学家,我从未把自己看成是向他人提供简便的 药方,让他们能够掌控自己(或孩子)生活的顾问。生活是多层面的,达到某 一目标,不仅仅只有一条金光大道。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同样,在孩 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也没有一条**的发展道路。 特别是那些六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发育过程是如此的不同,用一 本书是无法给出一条普遍适用的教养方案的。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没有对婴幼 儿的发育提出有趣观点的书籍,只不过我们不能期待出现一本传授如何与孩 子交往的**秘籍。况且,研究六岁以前孩子成长发育课题的好书在市场上 并不多见,这方面的书籍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的。表面上看它们似乎**理 解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制定了十分实用的措施,并为孩子的教养问题提供了 一份**的清单,但大多只是制造了一种假象。 我的理念只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期望青少年能够成长为具有社 会活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这当然不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适应者,而 是让他们明白,他们周围还有其他人存在,别人同样有合理的要求和见解。 人们常常抱怨**的社会充满了倾轧,只有突出个性,或者*确切地说,只 有以我为主才能在其中立足。因此,我们就*应该去影响孩子的成长,防止 这种以我为主的个人主义的滋生。 个人主义这个概念,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必须在这里解释一下。 1. 面对“小皇帝”,父母很无助 有些读者在我的**本书里面看到了“小皇帝”这个词,于是他们就认 为“小皇帝”的意思是残暴的独裁者,有意识地左右他人的生活,认为这个 概念不该用在孩子身上,是对孩子的歧视。 我当然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决定采用“小皇帝”(Tyrann)这个概念时, 想到的是希腊文“tyrannos”(僭主)的原始含义。它在古希腊语中是一个中 性的道德概念,主要在政治上区分合法与非法权力之间的不同。“小皇帝” 一词不外乎是对权力颠倒现象的一种描绘,这一现象源自成年人与孩子之间 *益严重的沟通障碍。 **的暴君概念,指的是一种蓄意的暴虐行为。但这种情况,在我所探 讨的青少年身上并不存在。他们的错误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源自他们的 心理发育过程一直*到的干扰,但他们的行为方式却可以用“小皇帝”概念 加以描绘。我使用“小皇帝”的概念,无非是想形容成年人在处理孩子的错 误行为时一种无助的感觉。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孩子想以他的行为方式决定周围的一 切,并同时拒*外界的影响。当孩子进入成年后,又不能对周围的人表示尊 重的时候,人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个一岁半或两岁的孩子,自然对周围的人没有尊重感,他们视成年人 给予他们的一切为理所当然,但人们不会把这看作是“小皇帝”行为,因为 他们毕竟还**小。即使是一个五岁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也不能称其为 “小皇帝”。但这个年龄段在他们的心理发育过程中却至关重要,对他们应 该加强心理功能的培养。而这种缺失,我们也可以在青年人身上看到。 不过,如果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既不尊重他人,行为又很叛逆,那么人们 觉得他离登上“小皇帝”的宝座已经不太远了。因为人们一般都会期待,一 个近乎成年的孩子应该具备对他人尊重的意识,或至少应该表现出对社会的 适应能力。因此,我的**本书就提出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变成了小皇帝 ”的问题。这与本书的思考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防止他 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麻烦,同时也避免成为别人的麻烦。P0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