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铁剑玉佩(珍藏本上下)/卧龙生真品全集
ISBN: 7806053948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箫》、《金箭雕翎》、《岳小钗》等。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可读性颇强。台湾上层人士每天必读他的连载,曾引起轰动,因而也招来一些人打着他的旗号,冒充他的作品。现在出版的小说,全部经过卧龙生亲自审查校订,确认为真品,故名曰“卧龙生真品全集”。
第一回 群芳争艳 古都长安,每逢三月三日,新科进士乘彩舟游于曲江,于是,长安城内 万人空巷,纷纷涌向曲江池畔,一瞻状元郎之风采。 其中尤以女性为最:禁宫嫔妃,名门闺秀,甚至那三曲中的风尘歌伎, 莫不以一见状元为荣。是以,诗人才做出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 丽人”的不朽名句。 这天,又是三月三日。 曲江池畔正是锣鼓喧天,万头攒动。 而城内却安静异常,宽敞的通街大道也鲜有人迹。 过“三曲”桥向东一带,是长安城的安静住宅区。这里虽然紧靠着笙歌 不辍的“南曲”,但却不沾半点繁华。 紧靠“三曲”桥东南方一箭之遥,一顺边长着七株水桶般的柳树。那排 柳树的旁边有一座深邃的院宅,长安城里的人都管它叫“七柳斋”。 这“七柳斋”原本是一个姓崔F的尚书所建,昔日门前也曾车如流水马 如龙,宅内则是高朋满座,冠盖云集。 不意这尚书爷却生了个不成材的儿子,非但没有考上一份功名,即令世 袭的“八品”顶子也因声名狼藉而被参去。 再加上他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将一份祖产挥霍净尽,最后连这 栋曾为尚书宅第的“七柳斋”也被他卖掉。 “七柳斋”几经易手,最后在十年前落到一个姓凌的手里,南关一带的 人都称他一声凌员外。 凌员外搬到“七柳斋”时,并无妻室,只有一个三岁大的男孩和一个尚 在襁褓中的女儿,另外就是一群家人。 十年来,这位凌员外深居简出,从未走出“七柳斋”大门一步,但这位 员外对行善却从不后人,施衣施粮,修桥补路,无不慷慨捐助。 照说这种好人,必定年登寿考,谁知天不长眼,凌员外竟在去岁岁尾得 一个怪症,终日恹恹,茶饭不思,夜不安眠。虽遍请长安名医,甚至将宫中 为皇帝老子看病的国手也都揽到,竟无一人能说得出凌员外害的什么病,当 然更谈不上对症下药了。 这天,十三岁的公子,和十岁的小姐由老嬷和几个健壮家人簇涌着到曲 江池畔看状元郎去了,宅子里就剩下了躺在病床上的凌员外,和一些在旁照 拂的老管家。 这时,约莫巳午之交,门外突然响起一阵串铃之声。 急病乱投医,管家的自然连走方郎中也不会放过,于是疾步走去开了大 门,将那个摇着串铃而过的走方郎中叫住。 这走方郎中约莫四十岁,黄脸膛,八字须,目光炯炯,身沉步稳,行走 之间,上身单直,很有点气势。 他身背药箱,右手摇着串铃,左手举着的一方杏黄布条上写着八个大字 :“专治奇症,不死有救。” 这是天下名医都想说而不敢说的两句大话。 走方郎中向内走了两步,一翻眼皮问道:“是要看病?” 管家的活了半辈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一搭眼,就知道这走方郎中与 众不同,因而极为恭敬地一揖到地,道:“是的,先生请里面待茶。” 走方郎中也不答话,一提蓝布大褂下摆,跨进了“七柳斋”的大门。 老管家引领着走方郎中来到客厅,吩咐仆童待茶。 走方郎中一摆手道:“不必客套,先看病人要紧,请带路。” 老管家正是求之不得,忙不迭弯腰为礼,引领着走方郎中穿庭院,跨过 廊,来到凌员外居住的上房。 凌员外虽然一病三月,恹恹不起但还未到水米不沾的严重境地,能起能 坐,只是形容削瘦,浑身乏力。 凌员外此时正斜靠床榻,手捧庄周南华,在那里细读默诵。一见家人引 领着一个走方郎中进来,连忙一正身形,轻声道:“大夫请坐。” 管家早已搬过椅凳在榻边放下,走方郎中泰然落坐,然后慢条斯理地卸 下药箱,放下布招和串铃,眼儿向凌员外面上一扫,问道:“多久了?” 凌员外答道:“三个月了。” 走方郎中轻“唔”了一声,右手三指轻轻地朝凌员外的右腕上一搭。 把脉良久,方喃喃道:“脉象虚弱无力,沉伏若无,为气血虚弱所致, 但气血之虚,却由心脉而起,请恕在下直言,员外心中有病。” 凌员外身躯微微一震,面呈惊色但旋即心平气和地问道:“大夫看准了 ?” 走方郎中神色凝重地道:“在下断脉万无一失,员外切勿讳疾忌医,直 言无妨。” 凌员外展颜苦笑道:“人非圣贤,一念之间,愧人之为间或有之,太夫 所断必定不谬。” 走方郎中拈须不语,仍然把脉如故。 良久,方咦了一声道:“这却奇了!” 凌员外道:“大夫有何发现,不妨直言。” 走方郎中目注于病者脸上,声音沉缓道:“员外不但气血虚弱,心胸瘀 塞,而且下焦火微,致使胃冷脾寒,此为伤症,看员外……” 凌员外淡淡一笑,道:“古人云:少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而在下却 偏偏犯了‘斗’字之忌,大夫断得很准。” 走方郎中缓缓摇摇头道:“不对!不对!此伤绝非一般殴斗拳脚相加所 致,依在下看……” 走方郎中突然顿口不言。 凌员外仍催问道:“大夫尽管直言。” 走方郎中摇摇头道:“看来员外有所顾忌,是以在下也不敢直言了。” 凌员外略一犹豫,振声一笑,道:“既是大夫不便直言,在下也不勉强 了。” 说着,就朝一旁侍候的管家一摆手,道:“送大夫,诊金加倍。” 走方郎中站起身来冷冷地道:“诊金不敢拜领,恕在下放句狂言,员外 的沉疴,舍却在下,普天之下绝无旁人可以医治。” 凌员外心中一动,沉声道:“大夫慢走一步,恕在下直言一句,大夫是 诚心为在下治病,还是……” 走方郎中回过身来,重又坐下,冷笑答道:“员外这话问得蹊跷,在下 行医济世,焉有不诚心为人医病之理?” 凌员外双目突露精光,沉思良久,方朝一旁侍立的管家叱喝道:“出去 ,将门带上。” 管家依言退出,顺手带上房门。 凌员外这才一整神色道:“大夫不妨先说说这伤因何而起?” 走方郎中沉声道:“员外,并非在下夸口,不但能说得出这伤因何而起 ,还能说得出这伤是何人下手。” 凌员外不禁惊诧出声。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