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巴金

闲话巴金
作者: 周立民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闲话巴金
ISBN: 9787541151965

作者简介

周立民,辽宁庄河人,1973年出生。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2007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现为巴金故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著有《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画传》《巴金评传》《巴金<随想录>论稿》《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世俗生活与精神**》《人间万物与精神碎片》《翻阅时光》《五味子》《简边絮语》《文人》《槐香入梦》等,编有各类文献资料多种。

内容简介

巴金接*克鲁泡特金的观点,始终认为有比艺术*长 久的东西,甚至它能使他毫不犹豫地放弃艺术,这也使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真正从艺术角度去看待一部作品。 他十分重视译文的现实作用,他说过:“我爱读别人不读 的书,这固然是我的怪脾气。然而那些书并不是古董,它 们是活人的血写成的。”译文也不是无的之矢,如巴金认 为中国的大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国人没有崇高的道德理 想之缘故,于是他便借克鲁泡特金之“药”来疗中国之伤 ,1928年,他翻译克氏的《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 就有此动机。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也是这样的。 “**”后期,不允许巴金创作,但同意他搞一点翻译, 巴金就通过翻译这部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他说《往事 与随想》“前几卷描述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罗斯的 情况。我译下去,越觉得‘***’和镇压十二月*人起 义的尼古拉一世相似”,“我每天翻译几百字,我仿佛同 赫尔岑一起在十九世纪俄罗斯的暗夜里行路,我像赫尔岑 诅咒尼古拉一世的统治那样咒骂‘***’的法西斯专政 ,我相信它们横行霸道的*子不会长久,因为它们作恶多 端,已经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了。”赫尔岑把巴金不能表 达的话说出来了,成为巴金表达自己感情的另一条渠道。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巴金就强调翻译的“思想 性”:“……我始终以为翻译不是一种机械的工作,所谓 翻译并不是单把一个一个的西文字改写为华文而已,翻译 里面也必须含着创作底成分,所以一种著作底几种译本决 不会相同。每种译本里面所含的除了原著者外,还应该有 一个译者自己。”我们通常把翻译比作再造巴别塔的人, 也有人比作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我觉得巴金*像后 一种人,他不仅仅是要完成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而是要开 启民智、启蒙民众,这不仅是巴金,而是近代一大批中国 知识分子的追求,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不是职业翻译家 ,翻译工作是他们吁求民族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严 复在谈到附印小说缘起时说:“且闻欧、美、东瀛,其开 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梁启超同样认为:“于*本 维新之运有大功者,小说亦其一端也。明治十五六年间, 民权自由之声,遍满国中。于是西洋小说中,言法国、罗 马革命之事者,陆续译出……”他们都把小说当作“开化 ”民智、“维新”的重要工具。即便是为了文学,在中国 现代社会的特殊语境中,现代文学本身的发展就包含着国 家和民族的现代化的目标,所以没有纯而又纯的文学和文 学翻译。施蛰存在论述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特点的时候,也 特别指出:“大量外国文学的译本,在中国读者中间广泛 地流布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改 变世界观,使他们相信,应当取鉴于西方文化,来挽救、 改造封建落后的中国文化。”同时,他认为,这并非翻译 文学在客观上产生的作用,而是翻译者在主观选择上就有 意识输入的倾向。他以译诗为例:“从译诗的选题,可以 理解当时知识分子吸收外国诗的趋向。《马赛曲》《缝衣 曲》,至少有三个译本。拜伦的诗,似乎*有影响,而且 集中在《哀希腊》。由此可见,许多人选译外国诗的标准 ,在其思想性。他们要从外国诗的**主义、爱国主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