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丛书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丛书
作者: 刘先银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2.00
折扣购买: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丛书
ISBN: 97872141212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安徽人在天津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 朝 权力,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 四个 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 逝, 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由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 文 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 最 强。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朱棣以“靖难”为名, 于建文 兀年(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率兵从天津的前身—— 直 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三年战争,攻陷南京, 1402年7 月17日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 纪念开 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 子渡河 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之意,“津” 指渡口。 明代天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来津 经商, 徽商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从事盐、茶、文房四宝 等行业, 并在天津建立了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原址在今三马路 与李 公祠大街交口处,其前门面对潞河及河边的“午炮台 ”。会馆 是庙堂式建筑,高墙券门,门前一对高大石狮,守着 两扇朱红 大门,入门是宽阔的大厅,一堵影壁式的后墙,有左 、右两门、 影壁后是大戏场。戏台包括后台,设在左右两门的中 间,戏 台前场地开阔宽敞,周围是楼廊,楼上楼下都有房间 。这座 会馆在天津,无论占地面积和建筑之雄伟,当时都是 居首的。 安徽会馆的会员曾达500人,会馆的组织领导一直沿 用董事 制,董事由同乡大会推举。不设董事长,各董事轮流 负责。 会馆前期的董事陈尧斋就是陈俊愉的曾祖父。从李鸿 章到 曾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的安徽怀宁人杨石先,以及周 馥,段 祺瑞等人都曾出入于安徽会馆。总之,天津有诸多安 徽人, 近代的天津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这些 安徽人 也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推动着天津的近代化建设, 许多变 革、创新都是从天津起步的,安徽人充当了先行者、 试验者。 1917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 论》一 文,挥动起文学革命大旗声援胡适。3月初段祺瑞辞 职出走 天津,使府院之争愈演愈烈。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 沙皇 被推翻。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和托 洛茨 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 士兵发 动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俄罗斯苏 维埃联 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有1500余名华工参加革命, 编为 “中国团”。 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1917年9月21日,天津 日相 界的一个安徽官僚大户人家添了长房长曾孙——陈俊 愉。 曾祖父陈尧斋是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 兼财 政厅长。祖父也是个官员——安徽淮寺道的道尹,也 相当 于现在的副省长。在这个大家庭中,陈俊愉的九爷陈 邃衡, 1915出生在天津,1951年3月加人民建,后任民建中 央副 主席、名誉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 国政协 常委。 回2.南京的童年时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 时代的 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陈俊愉同村的安庆人陈独 秀被推 选为中央局书记。正是这一年,陈俊愉的曾祖父过世 。祖父 陈超衡领着4岁的陈俊愉全家离津南下,在南京娃娃 桥2号 买地置屋,家里将近20亩的花园,有亭台楼阁、草坪 、水池、 花架。娃娃桥是南京市中心的一个巷子,闹中取静。 旁边不 远就是太平路。 童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 年似一杯 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彩虹,五颜六色,绚丽 无比;童年 又似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陈俊愉与花卉结 缘,就 在童年。生活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里 ,美丽 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卉 产生了 兴趣。正是这个花园培育了陈俊愉欣赏、热爱、栽种 、钻研、 改良乃至开发花卉的兴趣和志 愿,并且把一生的心血,近百年的 光阴都付予其中,在中国引领着 花卉园艺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不断 发展,也造就了花卉界的一代 宗师。 禅宗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 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缘起偈日:“诸法因缘生,诸 法从缘起。”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