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人生三用
ISBN: 9787511909145
1.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学习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似乎学习好了就该出 来做事。进入仕途, 为朝廷效力,这无可非议,但有多少人满腹经纶却不 愿出来为官,甚至 在官场上急流勇退者比比皆是。看来,学习并不只是 为了满足人那点可 怜的虚荣心,而是另有原因。如果你只是怀着做官的 希冀去做学问,那 么,你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你。 因为,学习的动机 不纯,即使你满腹经纶也不会创造出什么丰功伟业。 学习就该有正确的 心理,不要因外力的诱惑而搞错了方向。 1936年夏,在清华大学的推荐下,中华文化教育 基金委员会保送 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宁静、美丽的剑桥,是世界闻名的大学之城,在 剑桥的一座大厦 里,有一把高背座椅,那是当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者坐过的地方,如 今坐着声名赫赫的英国数学家哈代。当华罗庚来到剑 桥时,碰巧哈代正 去美国讲学,临行前留下话,表示华罗庚可以在两年 内拿到博士学位, 而一般人至少需三年。可见哈代对华罗庚已是另眼相 看了。对在剑桥的 求学者来说,“博士”是梦寐以求的头衔,凭着这块 名牌大学的金字招 牌,回国后可以终生有靠。但是,想要通过博士论文 答辩,必须交纳巨 额学费,而且只能选择有限的课程学习,而华罗庚却 渴望同时攻读七八 门课程。经过一番慎重思索之后,华罗庚决定只以“ 旁听生”的身份 进剑桥学习,当别人间他这样做的原因时,他回答: “我来剑桥是为了 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剑桥当时有“世界数学中心”之称,在那里云集 了各国的数学专 家。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有名的数论专家研究小组,主 要研究堆垒素数论 中的问题。在剑桥的两年时间里,华罗庚向华林问题 、塔内问题、奇数 的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发起一连串进攻,接连发表了十 几篇论文。在对塔 内问题的研究中,还发明了一个重要定理,被人称为 “华氏定理”。这 个问题著名数学家哈代过去也曾研究过,并且认为已 无法继续攻进,他 还把这个观点写进了一部即将出版的著作。当哈代从 美国回到剑桥,得 知华罗庚的研究结果时,高兴地说:“太好了!你的 发现很重要,这回 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 在剑桥的最后一年,华罗庚的《论高斯不完整的 三角和估计问题》 发表,19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问题,被年轻 的华罗庚彻底解 决了。这篇论文轰动一时,华罗庚出色的成就赢得了 各国数学大师的一 片赞扬。 可见,华罗庚在他的学术领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 的成就,心理因素 占多大的比例!追求真正的知识而不是追求虚幻的名 声,才能真正有所 作为,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和艺术领域。如果你以外物 之利为目标,即使 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最终也不会走得太远 。就像放风筝,尽 管你希望它飞得又高又远,但风筝始终被一条线缚着 ,因此,它的活动 范围是有限的。 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很清楚这个道理。司马迁发 奋著《史记》;钱 学森冒死回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居里夫 人不计名利将研究 成果无偿奉献……他们的成功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对 知识的热爱。因 此,他们的成就是多少后人都难以企及的,他们的无 私也是很多人难以 理解的。只有真正懂得知识的人才知道它的无价和珍 贵,并愿意为之付 出一生的心血,也希望自己的心血不要用金钱和名誉 去量化。这样的态 度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也只有这样的态度才可以 获得真正的学问。 所以,请你记住:学习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仅有的那 一点点虚荣心。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