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绩效研究:2003-2013
作者简介
张峰,安徽宿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多年从事政府采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财源建设相关研究工作。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和省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曾经在政府部门和企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政府采购制度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也是我国财政管理领域四项重大改革之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2003—2013年我国开展了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积极探索,使得政府采购目标实现过程得到了较好的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政府采购领域寻租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政府采购制度绩效也初步体现。然而,我国对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探索仅仅十几年时间,在制度设计以及制度执行等领域依然存有一些问题,特别是政府采购制度推行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中存在的绩效和预防寻租目标不协调问题未得到理论界的研究重视,导致政府采购制度中的绩效与预防寻租不协调因缺乏理论上的指导而未能有效解决,现有的一些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没有把握问题的核心。因此,本书紧紧围绕政府采购制度绩效与预防寻租问题这一主线,通过对政府采购制度运行中存在绩效和寻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对部分省、市和部门的政府采购绩效与寻租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偏低和个别寻租现象与政府采购预期目标存在一些差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提高绩效与预防个别寻租问题目标不协调的原因,并为解决政府采购制度提高绩效与预防个别寻租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具有多维性,提高政府采购绩效和预防寻租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目标。政府采购制度在理论上也具有提高绩效和预防寻租的优势,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政府采购仍然存在绩效偏低和个别寻租问题并存的现象,这些问题并未因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和政府采购方式的推广而明显缓解和消除。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还没有完全实现提高绩效和预防寻租的基本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采购制度被赋予过多功能,导致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甚至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二是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市场化滞后与政府采购发展不适应,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个别政府官员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政府采购制度在执行中被“软化”,甚至在权力的支配下被“扭曲”,导致政府采购制度预防寻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在个别寻租问题的影响下出现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偏低的情况。因此,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绩效与寻租的现状,探究政府采购制度提高绩效与预防寻租目标不协调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和预防寻租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概念的界定是全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在书中,著者首先界定了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的概念,重点阐释了本书研究的核心主题为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和政府采购寻租内涵。政府采购制度绩效是指在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以后,政府采购实现节资防腐与政策功能目标的情况和效果。根据政府采购制度功能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将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划分为微观经济绩效、宏观(经济)调控绩效、政策功能绩效。政府采购寻租是指在采购过程中,政府采购各参与方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滥用职权或歪曲运用规则,通过主体双方的密切配合甚至合谋,实现金钱和权力交易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中所指的寻租是政府采购制度的预防寻租目标,与政府采购制度提高绩效目标相对应。著者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政府采购目标和原则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国内外政府采购制度变迁进行回顾。通过对政府采购概况的分析,著者认为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制度也应该逐步完善。同时,著者对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特别是针对交易费用理论、寻租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制度预防寻租论等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旨在为后文的实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奠定基础。 实证分析过程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著者首先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绩效优势进行理论分析。接着,对政府采购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绩效偏低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为进一步验证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绩效偏低的问题,著者借助软件MYDEA对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采购绩效进行超效率DEA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绩效总体上是偏低的,东部区域政府采购是相对有绩效的,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处于无绩效的状态。此外,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人口受教育水平、网上采购率、预算编制率、采购政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这五个变量影响政府采购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