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上下)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上下)
作者: (美)莫顿·亨特|译者:寒川子//张积模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上下)
ISBN: 9787521306163

作者简介

张积模,毕业于荷兰特文特大学国际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现执教于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任青岛大学口译中心主任、英语系执行主任、英语教授。 曾执教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荷兰国际商学院、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院校。 自1987年以来,先后为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 、国家海洋局、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等多个重要部门担任笔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工作,并参与多个省级口译教学改革项目,著译作有《英美名著翻译比较》《中国文化通览》《实用口译教程》《雾都孤儿》等,多达数十部。

内容简介

当时,只有很少人会读能写,而他们也不得不花费极 大的力气在蜡板上刻写,或为永久记录起见,干脆书写在 成捆的纸莎草或6至9米长、卷在一根棍子上的羊皮卷上。 书籍(实际上是一些手工抄写的卷册)非常昂贵,用起来 也相当麻烦。 因为没有钟,也没有表,希腊人对时间的感觉非常原 始。日晷只能提供粗略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搬运,在阴天 更是帮不上忙。用于限制法庭辩论时间的水钟只不过是一 些注满水的大碗,它有一个小孔,里面的水约在6分钟内流 完。 当时,照明是由闪烁不定的油灯提供的。只有少数有 钱人家拥有安装了自流水设施的浴室,大多数人缺少洗浴 用水,只能用油擦洗身体,再用新月形的刮板把油污刮走 ,从而达到清洁自己的目的(所幸的是,在希腊,一年中 大约有300多天都阳光灿烂,雅典人大部分时间尽可以在户 外生活)。城市的街道很少铺有石头,大多是土路,晴天 里尘土飞扬,雨天里满是泥泞。成群的骡子或没有弹簧、 破损不堪的马拉车辆构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消息偶尔依 靠烽火台或信鸽传递,但通常来说仍然是专人徒步跑送。 卓越的雅典——希腊文化的中心——的人们无法养活 自己。它周围的平原土地贫瘠,大小山头尽是石头和不毛 之地。雅典人的主要食品靠海上贸易和征服外族供给(雅 典人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并一度控制了爱琴海,接受其从 属城邦国家的贡奉)。然而,船只上虽然挂着船帆,但雅 典人只知道顺风的时候使用。逆风航行或驶入风区(其他 风向)或风平浪静时,他们只好强迫奴隶们一个小时接着 一个小时地划桨,航速最多只能达到每小时13千米。他们 以这样的方式为在遥远战场上为雅典利益而战的军队运送 给养,而这些军队仍旧像他们的先祖们一样,使用长矛、 短剑和弓箭作战。 希腊工场和银矿的大部分劳力也都由奴隶们构成。人 类肌肉尽管比现代机械脆弱得多,可在那时,却是除了驮 货运输的牲畜之外唯一的动力之源。奴隶制事实上形成了 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希腊军队从海外劫掠男人、女人和 儿童,并让他们构成许多城邦的主要人口。即使在民主的 雅典及其邻近的属城阿提卡,31.5万总人口中至少有11.5 万是奴隶。在另外20万自由人中,只有4.3万名男子真正享 有公民权,包括选举权,因为他们的父母皆是正宗的雅典 人。 综上所述,人们不大可能期盼从这样的生活方式里诞 生具有思想性与探究性的哲学,或其分支——心理学。 那么,用什么来解释希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成就,特 别是雅典人的成就呢?有人半开玩笑地提到了气候。西塞 罗说,雅典的清新空气对雅典人思维的敏捷不无帮助。一 些现代分析家推测,雅典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户外,可以 经常相互交流,进而引发疑问和思想。另一些人则持不同 看法。他们认为,商业和征战使雅典人和其他希腊人保持 与其他文化的接触,并使他们对人类差异的起源感到好奇 。还有一些人认为,城邦间文化的相互影响无疑使希腊文 化具有一种杂交的活力。最后,一些人实际地提出,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