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斗京华/梁羽生作品集

龙虎斗京华/梁羽生作品集
作者: 梁羽生
出版社: 中山大学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5.50
折扣购买: 龙虎斗京华/梁羽生作品集
ISBN: 9787306042071

作者简介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生前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他博闻多见,涉猎甚广,对历史颇有研究,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还下得一手好棋,写过不少棋评。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五十多年来,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从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开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笔”,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有35种之多。其中,《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 等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自成一家,不落俗套。他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内容简介

楔子 深宵来怪客 古刹话前缘 弱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剑光刀影烛 摇红,禅心未许沾泥絮! 绛草凝珠,昙花隔雾,江湖儿女缘多误。前尘回首不 胜情,龙争虎斗京华暮。 ——调寄《踏莎行》 这首《踏莎行》道尽了一位江湖奇女子的传奇一生。 在她的故事中包含了震惊武林的龙虎之争,更涉及中国百 姓抗清抗洋的壮烈事迹!我有幸曾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中, 和这位奇女子作过长夜之谈,说来岂非奇遇?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因事到塞外访友,独自雇 了一辆骡车,驰驱在关外的斜阳古道上。那时正是凉秋九 月,塞外草衰,漠漠荒原,遥接天际。那天行了几十里路 ,错过宿头,天将垂暮,尚未见炊烟。寒风括地,荒野无 人,心里正在嘀咕,忽听背后蹄声得得,骤然两骑马飞驰 而来,将近身旁之时,蹄声忽地一缓,不见驰。过。当时 年轻历浅,平素又好读武侠小说,想起书中描述在荒郊野 道劫杀行旅的绿林好汉,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在骡车上回 头一望,只见这两乘骑客,一个是四十余岁的中年人,一 个是卅多岁的壮汉,都生得魁梧奇伟,腰间隐隐现出剑鞘 ,心想莫不是真是“那话儿”来了?正在发愁,蓦地一股 寒风飕然掠过,两马已抢过骡车前面,两个骑客还回头看 看我们,面容隐约有惊讶之色,但旋即又策马奔驰,渐行 渐远,旋即消逝于寒风卷起的黄沙之中。 我们约莫又行了十多廿里,还是不见人家。这时天色 已暗,在暮霭苍茫中,塞外原野特别显得荒凉,又因途中 遇见过两骑怪客,心中正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不知 如何度过这一夜。忽听骡夫欢呼指点道:“您看那边!” 原来在他指点的方向,出现一座树木稀疏的小山,山腰处 有一间古寺。我们连忙向小山驶去。将骡车停在山下之后 ,骡夫与我便爬上半山,登寺求宿。敲了半天大门,才听 见里面传来一个苍劲的老妇声音:“寺门没有关上,自己 推门进来吧!” 推开寺门,几只大蝙蝠扑地自殿角飞起,发出吱吱的 怪声。大殿阴沉沉的,殿中的烛光给冷风吹得摇曳不定, 烛光在阴沉的气氛里也似乎冻结了起来。我凝神注视,只 见殿堂的大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年老的尼姑。来人的脚 步声,蝙蝠的怪叫声,似乎都没有带给她丝毫纷搅。她端 坐着动也不动,宛如几千年前的古代石像! 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倒不敢冒昧行进,便仔足前庭 之中。这个寺不大,殿外是个小小的庭院,院中有一棵约 可合抱的大树。在微弱的烛光下,我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情:那棵大树上有一道似乎被铁箍箍过的痕迹,凹陷直有 两三寸深,而且那道痕迹的合拢处,正对着我们,看分明 了,是两个掌印,同样也陷入两三寸深。 我们停顿了好一会,见殿堂上还是没有反应,心里虽 然怔忡,但心想就算是已经到了是非之地,也不能不鼓勇 前进了。我们一步一步从庭院缓缓拾级登上殿堂,再慢慢 走近这老尼姑的背后,她才蓦地回头,笑说道:“贵客远 来,疲乏了!”刹那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对明如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