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时间的味道/哲学与生活丛书
ISBN: 9787568908474
包向飞,男,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时间崩塌成单纯的点状现时顺次更替。针对这种 状况,海德格尔也引唤出“遗留物”和“传承”。所 有的“美德”都是“遗留物”。“原本的生存”预设 着“一种对遗物的继承”。这一生存是。重复”,这 种重复“应答那已然存有的生存可能性”。“遗留物 ”和“传承”是要去促成一种历史的连续性。面对“ 新事物“的快速顺次更替,“老旧的东西”被引唤着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种尝试,面对迫近 的历史终结重新确立起历史,确切地说是以一种空洞 的形式确立起历史,因而是这样一种历史,它没有内 容,而只宣告其历史时间上的造型力。 现如今受限于时间的事物较之过去陈旧得更快了 。它们迅速地成为逝去了的东西,因而脱离人们的注 意力。现时缩减成现实性之尖,也就不再持续下去了 。面对点状的、无历史性的现时之统治地位,海德格 尔当然要要求一种“现在的去现时化”。现时的收缩 或者说持续性的消逝,其原因并不像人们错误地相信 的那样,是加速。加速与失去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是相 当复杂的。时间像雪崩一样溃崩开来,因为它在自身 中再无任何支撑。那些彼此间不存在任何时间性引力 的现时点,引发出时间的拽离,即对诸过程无目的的 加速。然而,这一加速由于缺乏方向绝非是真正的加 速,因为加速在原本意义上以定向的流动轨迹为前提 。 真理自身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持续的、永恒的 现时之反照。时间的拽离,收缩的、流逝性的现时把 真理挖空了。经验也立足于一种时间性的延展,立足 于时间视域的一种交叠。对于经验的主体而言,过去 的并非是简单地消失掉了或者被丢弃了。相反。过去 对于现时、对于自明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离开并 没有使得过去之在场薄弱化。离开甚至深化了在场。 分离开来的并不是完全从经验的现时中切断出去。相 反,它与现时交叠着。并且经验的主体必须使自身对 于将来的来到,也就是说,对于将来令人惊奇的和无 把握的事物,处于敞开着的状态。不然的话,经验的 主体就僵化成一个只是消磨时间的工人。该工人自身 没有变化。变化会使得劳动进程失去稳定性。与之相 反,经验的主体则从未等同自身,他居住在过去和将 来之间的过渡上。经验包含着宽广的时间区域。与点 状的无时间性的体验相对,经验是极其富于时间性的 。认知也正如经验那样富于时间性。认知不仅从过去 ,也从将来抽取它的力量。在这样一种时间视域的交 叠中认识才浓缩成认知。这种时间上的浓缩也使认知 区别于信息,信息在个人的感知中仿佛就是空无时间 的或者说没有时间的。中立性的信息立足于这种时间 上可以让自身被存储起来并被随意检索。如果记忆脱 离了事物,那么事物就会成为诸多信息或货物。它们 被转进(有被转手倒卖的意思——译者注)一个空无 时间的、非历史性的空间里。信息的存储是以记忆的 销抹、历史性时间的销抹为先行条件。在时间崩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