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博物馆里的北京城
ISBN: 9787507855746
故居往事 鲁迅故居是鲁迅在北京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 旧居,也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对外开放的鲁迅故居。鲁 迅于1924年的春天购入旧居,自己设计改建,共在此生 活了两年多。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先后两次自 上海返京探望母亲,也住在这里。鲁迅在这里写下了《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 《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篇章。 1947年,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病逝后,中共地下党组 织通过北平高等法院查封了旧居,并将其保护起来。 1949年10月19日,时值鲁迅逝世13周年之际,鲁迅的夫 人许广平来到故居,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布置,尽量还原 了鲁迅生前居住的样子。次年3月,许广平将故居和鲁 迅生前的藏书、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1954年初, 在旧居旁建立了陈列厅。1956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20 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鲁迅旧居是一个小四合院,门口题词“鲁迅故居” 为郭沫若先生手书。鲁迅之子周海婴曾给毛泽东致信, 希望他为鲁迅故居题词。毛泽东认为,作为文化名人, 郭沫若题字是最好的,最终邀请郭沫若给鲁迅故居题了 字。故居大门没有门当,别说广亮大门,连如意门都称 不上,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居住的房子。敲门门环尚在, 还可以想见,当鲁迅居住在此时,有青年来拜访,就是 敲响这个门环,女工来开门,鲁迅已经提着煤油灯在院 子里等着了。 二道门非常简朴,没有雕花,没有画栋,就是一道 普普通通的门。院内种有两棵枣树。他曾在《秋夜》文 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 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一段话在1924年发表 之初,尚未引起较大波动,进入21世纪后却引发了“者 ”的广泛争议:既然两株都是枣树,却一株一株地介绍 ,这不是病句吗?如果以普通作文的评价标准来看待, 它显然是一个病句。而考虑到1924年的中国文化环境, 鲁迅以隐喻、拟人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愤或嘲讽,也 就不足为怪了。 如今来到鲁迅故居,在枣子成熟的季节,还偶尔会 有枣树的枣子掉下来,俯身捡起,用自来水稍微冲一下 就可以吃了。人们或许也可以用这样一种更日常的方式 感受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购买此处居所并不是鲁迅在北京第一次置业。1919 年,鲁迅回绍兴把祖宅卖掉,在北京八道湾胡同买了一 个三进大院,把母亲和两个弟弟接过来共同居住。那是 三个院子组成的大四合院,每个院落都相对独立,各有 大门,正好为鲁迅弟兄三家居住。鲁迅是长子,他和母 亲、原配朱安住一个院子;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 住一个院子;三弟周建人和他妻子住一个院子。这样的 安排也说明鲁迅是一个具有传统道德情操的人,作为一 个失去父亲的长子,他对母亲的孝顺以及对弟弟们的关 照,都在这个三进大院里面体现出来了。 没几年,鲁迅就搬出了自己一手操办买入的八道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