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人到安人
作者简介
曾仕强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北京时代光华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华夏智业管理学院院长。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长期从事中国式管理研究,具有30余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并长期担任企业经营顾问、高级培训师。代表作有《中国式团队》《圆通的人际关系》《管理的真相》《中国式管理》等。
内容简介
中国人“不能不理”,但光“理人”不够 中国人的性格,既然是“不能管他”(凭什么管我)、“不能不理他”( 为什么不理我),中国式的管理,当然要从“管人”的层次,提升为“理人 ”。 “理人”重点在“敬”不在“恩”。西方奉行“恩抚家长主义” (benevo-lent patemalism),老板以家长的态度来照顾工人,改良工作环 境,给予各种福利,借以表示恩惠与仁慈,一时颇为有效,却抵不住20世 纪30年代经济不景气的冲击,终至根本动摇,违反了“父子主恩,君臣主 敬”的道理。现代许多管理也忘记了此原则,妄想施“恩”,一味讨好部 属,结果造成“一团和气,一事无成”的困境。然后回过头来,痛责员工 的不仁,竞至对于“关爱员工”的管理(仁治)失去了信心。 “恩”是父子间的事。父子相处,“恩”比“敬”更重要,孟子主张 “敬长”而不言“敬亲”,他倡导“亲亲”并且推定“父子责善”为“贼 恩之大者”。上司与部属的关系,显然未必是“父子”,与其“施恩”, 不如“主敬”。 “敬”的基础,在于“把人当人,不当做禽兽或工具”。孟子常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而在“几希”(这一点点)当中,居然包含了 “敬人的心”(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连这一点点都不加以重视,很 容易“一念之差”,就把员工(人)视同禽兽,甚至于“禽兽不如”了。 “理他”就是“敬他”,而“敬他”的效果则在“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国人常常“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即使在饮酒的场合,也要“ 回敬”一番。可见中国人十分相信“感应”的力量,肯定上司用他的心“ 感”(action),部属就会以他的心“应”(reaction)。 为什么只许“上司用心感,部属以心应”,不容许“部属用心感,上 司以心应”呢?原来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亦是有意造成中国人不容易 管的重大因素之一。孟子一方面鼓励做子女的应该“顺”于父母,却赞成 部属对上司“不要顺”(“不要顺”绝非“要不顺”);另一方面又告诉齐 宣王说:“上司如果看待部属像手足(君之视臣如手足),那么部属就会把 上司视为腹心(则臣视君如腹心);上司看待部属像犬马(君之视臣如犬马) ,部属就把上司视为路人(则臣视君如路人);至于那些把部属看成没有价 值、没有用处的土芥(君之视臣如土芥)的上司,就难怪部属把他当做仇人 一般看待(则臣视君如寇雠)。” 中国人希望“必待上对下好,然后下才对上好”,一旦颠倒过来,在 下者先对居上位者示好,那就是众人所不齿的“谄媚”、“拍马屁”、“ 巴结权贵”,十足的“奉承之徒”。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只有“治道”而无“政道”,因而指出中国以前 仅有“民本”观念而不涉及“民主”。实际上中国人是“寓政道于治道” 的。中国人“不好管”的性格,使得历朝帝王,除了“按时纳粮”、“不 要造反”之外,不敢过多索取,因而在专制政治的情况下,老百姓仍然享 有“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极大自由。中国人难管,即由于这种“政道”, 成为所有独裁暴君的克星。 “敬人”的结果,也有引起“不敬”的。孟子要我们首先自我检讨, 为什么“我礼敬人,人却不回敬我”(礼人不答)?是由于自己“敬”得不 甚周到,还是已经失敬而不自觉?如果确实是自己的失误,当然要反省以 正身,务求尽其在我。倘若自省并无失敬,而对方依然“不敬”,就不妨 “不理他”,因为“他不过是一个妄诞的人(此亦妄人也已矣)!这样,和 禽兽有什么分别呢(则与禽兽奚择哉)?对于禽兽又何必计较呢(于禽兽又何 难焉)”。这也是“上不理下,对他冷淡,爱理不理”的一种制裁力。 中国人难管,却本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态度,并不主张采取西 方那种争取、冲突的手段,这是“劳资和谐”的基础。除非遇到“桀纣暴 虐,残民以逞”,万不得已才会“汤武行仁,吊民伐罪”。 《中庸》记载,凡是治理天下国家的,有九种经常不变的纲领,那就 是修正己身(修身)、尊重贤人(尊贤)、亲近亲人(亲亲)、恭敬大臣(敬大臣 )、体恤群臣(体群臣)、爱民如子(子庶民)、招徕各种技术人员(来百工)、 善待远方的人(柔远人)、安抚列国的诸侯(怀诸侯)。其中除修身外,都是 讲求“敬人”的道理。怎样“敬人”呢?一是在精神方面提高他的地位(尊 其位),一是在物质方面加厚他的待遇(重其禄),双管齐下,还有什么人会 不知尽心尽力来“回敬”呢? 中国人难管,我们二十几年来,一直在动用西方的法宝,想要管好中 国员工,效果并不理想。中国人太聪明(当然也有人否认,说这正是不聪明 的表现,但持此论调的中国人,绝不承认他自己不聪明,理由是,只有他 聪明才得以看出这种不聪明),很喜欢取巧,不管用什么方法管他,总有一 套应对的办法,所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原是中国人的看家本领。 难怪学了这么多年,仍然大叹: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容易管的。 理人之道,固然“敬人即所以敬己”;礼贤下士,当年刘备三顾茅庐 ,才使得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偶尔不免遇到“人中禽兽 ”,以“不敬”回“敬”,值此讲求效率的时代,“不理他”并非良策, 必须进一步追根究底,发掘病源,务求彻底根治,管理者才能心安。 ……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