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张伯驹词传
ISBN: 9787215113534
张恩岭,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人。1981年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文学评论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张伯驹生平和词作研究,编著有《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张伯驹先生追思集》等。 自1999年起,陆续发表古典诗词赏析、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文章,结集有《张伯驹词赏析》《高梅阁诗赏析》《逸园诗选赏析》《艺廊赏珠》《书香一叶》等。
“问当年张绪,绿鬓可长留”——青少年时代 张伯驹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二十 二日,家居河南省项城市闫楼村,距项城县城仅三里 之距。 张伯驹谱名家骐,字伯驹,后即以字行。初号冻 云楼主,而立后改号丛碧,别署好好先生、展春主人 、春游主人、重瞳乡人等。 张伯驹出身贵胄门第、世代书香之家,也有人谓 为钟鸣鼎食之家。其生父张锦芳(1872—1942),字纲 庵,晚清禀生,民国二年(1913年)任众议院议员、政 事堂存记、道尹等职。张锦芳的诗作造诣很高,曾经 在天津和许多名人唱和,其中《项城八景》颇为出色 ,有“珠帘雾卷朝来雨,画栋云飞夕照天”“红雨乱 飘岳寺树,绿荫密布野云亭”等句,气势不凡,有诗 集《修竹斋引玉咏》传世。这一切都对张伯驹问学诗 词产生了影响。张锦芳后来辞职返项城故乡居住。他 热心公益,服务乡里,深受众望,可谓更多地承继了 其书香家风,言行更接近清流人物。 张伯驹6岁时被出继于张锦芳的兄长张镇芳。张 镇芳(1863—1933),字馨庵,号芝圃。1892年考取进 士,时年29岁。最初被分到户部,做六品京官。1901 年被恩赏为四品衔,仍在农曹任职。1901年,李鸿章 去世,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一品),张 镇芳开始腾达。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其忠于职守,思虑 缜密,且长于财务综核,业绩显著,另一方面也与张 镇芳的姐姐嫁给袁世凯的二哥袁世敦有关(诸多作者 皆云是嫁给袁的大哥袁世昌,实为错误,特此纠正) 。然而,张镇芳之所以受到袁世凯的依赖和器重,平 心而论,并非全因姻亲之故。袁世凯的重要幕僚张一 麟曾云,袁世凯“所用无私人,族戚来求食者,悉以 己俸给月廪,不假事权”。 张镇芳在任长芦盐运使期间,驱逐了俄、法、日 等国的侵犯,理顺了天津长芦盐场的体制,拓展了规 模。长芦盐场至今仍为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实 为张镇芳当年所奠定的基础。 在任直隶总督期间,张镇芳还同英国谈判,把英 国人独霸的开滦煤矿改为中西合办。这个联办合同可 谓是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外合资合同之一。接着,张镇 芳调任河南都督,又参照开滦煤矿的办法,将英国人 独占的卫辉煤矿改制为中英合资。辞去河南总督之职 回京之后,张镇芳创办了盐业银行,该行成为我国北 方第一家商业银行。这些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值 得大书一笔。 张镇芳不仅是一个官僚,还是一位进士出身的诗 人,他曾亲手誊写,整理过自己的诗集《张镇芳诗抄 》。他的诗,有些诗句古朴淡雅,潇洒流逸,兼有理 致,读起来饶有情趣,如“读史须如牛角挂,留名应 似豹皮存”“节近端阳怀屈子,离骚读罢不成眠”“ 小楼独坐酌清樽,风卷帘栊雨打门”等。他曾与友人 结成丽泽诗社,有人评说他的诗“志和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