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群英谱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内容简介
塞隆纽斯·蒙克(Thelonious Monk) 有一段时期我近乎宿命地为塞隆纽斯‘蒙克的音 乐所吸引。 每次听得蒙克那超凡脱俗——如同以奇妙的角度削凿 坚冰—— 的钢琴声,我都心想这才是爵士乐,甚至从中得到温 暖的慰藉。 浓浓的黑咖啡、堆满烟头的烟灰缸、JBL大型组合 音箱, 刚读开头的小说(例如福克纳)、秋天最初的毛衣、 都市一角冷 冰冰的孤独——如此情景在我心中总是马上同塞隆纽 斯-蒙克结 合在一起。即使现实当中几乎同哪里也结合不上,它 也还是如 同一幅拍得极好的照片,以其美丽的均衡留在我的记 忆中。 蒙克的音乐固执而温柔、睿智而偏颇,从中产生 的一切—— 理由自是不得而知——全都无可挑剔,对我们身上的 所有部分 都有无法撼动的感染力。打个比方,他的音乐仿佛毫 无征兆地 倏忽而至并将一个非同一般的东西轻轻放在桌面又径 自悄然消 遁的“神秘人物”。主动体验蒙克即意味着接受一个 谜。迈尔斯 和科特兰无疑是天才音乐家,但他们一次也不曾是真 正意义上 的“神秘人物”。 至于蒙克的音乐是从哪里开始失去其原有光环并 且不再神 秘的,坦率地说,我已记不大清楚了。后期作品中, 《地铁》 (Underground)我固然非常喜欢,奇怪的是其前后 的作品却没有 印象。一如蒙克的形象不知不觉之间渐渐淡化一样, 那一幕幕 场景的神秘性和均衡也一点点离我而去,而不得要领 的无神话时 代(20世纪70年代)接踵而至。 这张《5蒙克5》(5 byMonk by 5)标题对称的 唱片,是我在 新宿花园神社附近的“丸美”唱片店买的。进口唱片 ,以我当 时的钱袋来说价格相当昂贵。我要买雷德·贾兰德 (Red Garland) 的声望版唱片,店主劝道:“年纪轻轻的,别买那么 无聊的东西。 买这个好好听去!”结果几乎被强制性买下。好一个 怪老头儿。 不过他说的确实很对。这张唱片翻来覆去听了很 久,百听 不厌。所有的声音、所有的乐句都浸满了永不枯竭的 营养。而 作为年轻人的特权,我拼命吸取那些营养,直至其充 满每一个 细胞。那段时间,上街走路也满脑袋都是蒙克的音像 转来转去。 我很想对一个人诉说蒙克的音乐如何美妙,但无法找 到贴切的 语言。 当时我想,那也是孤独的一种无奈形式。不坏! 寂寞,但是 不坏。我觉得那时候自己是在一个劲儿搜集各种孤独 形式,一 边吸烟——吸了很多很多——一边搜集。 莱斯特·扬(Lester Young) 将莱斯特·扬、科尔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和本·韦 伯斯特(Ben Webster)并称为博普之前的三大次中 音萨克斯手, 恐怕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异议。霍金斯高屋建瓴、雄心 勃勃的乐 句划分,韦伯斯特端庄匀称、单刀直入而富有摇摆感 的音乐情境, 相比之下更为追求灵魂自由飞翔的莱斯特-扬的柔曼而 恣肆的抒 情——这些优秀音乐即使以现在的耳朵听来也决不觉 其落伍。 三人之中,我个人最为倾心的是莱斯特·扬。最 初意识到莱 斯特是在听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的比莉霍丽戴 30年代 后半期录音的时候。进人间奏的次中音萨克斯独奏委 实美妙得 无可言喻,令人心醉神迷。查阅唱片分类目录,得知 伴奏的是 贝西伯爵乐队(或实质上是其成员),担任次中音萨 克斯独奏的 是莱斯特。 莱斯特的独奏一听就听得出。在所有次中音萨克 斯手都声 嘶力竭高歌猛进的大乐队时代,唯独他低吟浅唱,充 满悲天悯 人之情。声音组合水到渠成,仿佛在向自己倾诉什么 。他以更 大的架构捕捉节奏,将更恢宏的世界观带给爵士乐。 这同比 莉·霍丽戴在声乐世界里的追求十分相似。然而这种 创新精神 给两人带来了沉重负担,遗憾的是双方都不具有足以 忍受现实 重压的顽强毅力。 因此,以我的心情来说,作为莱斯特最好的唱片 我很想推 举他同比莉霍丽戴——也是其太太——之间产生的优 美温馨 的合作录音,但在比莉·霍丽戴一节里已就此谈过了 。所以在 此我想举出相隔很久录制的《普雷斯与泰迪》(Pres And Teddy)(神 韵)作为我喜爱的唱片。说偶然也算是偶然,一同演 奏的泰迪威 尔逊也作为比莉霍丽戴的伴奏者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惜 神韵时代的莱斯特·扬的演奏水平相当参差不齐,而 1956年1 月他同泰迪·威尔逊合作演奏的两场即《普雷斯与泰 迪》和《爵 士巨人56》(JazzGiants 56)则曲曲出类拔萃、天 衣无缝。特别 是在叙事曲《路易斯》(Louise)中,莱斯特的音色 所传达的温煦, 听过一次便无法忘怀。感觉上就好像音乐自然而然通 过他的身 体,未等体温下降便倏然溢向周围空间。 “音乐自是无可挑剔,可乐器糟得让人看不上眼 。”有人这 样回忆莱斯特,“乐器是便宜货,又用橡皮筋、胶水 或口香糖什 么的黏合在一起。不过发出的声音的确好上天了。” 好男儿莱斯特·扬的奇闻逸事当中,我最中意的 就是这一则。 是的,非那样不可,我想。 P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