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的新月地带诸国史(610-2000)/中东国家史
作者简介
哈全安,回族。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中东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东历史及伊斯兰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和 研究项目多项,入选 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2006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著《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于2008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东史(610-2000年)》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十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
内容简介
1258年蒙古军攻陷巴格达后,伊拉克相继沦为蒙 古人的伊儿汗国和帖木尔帝国、土库曼人的白羊王朝 和黑羊王朝以及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属地。 1639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征服伊拉克,进而将伊 拉克划分为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三个行省,隶属 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英国人曾经将伊拉克称作土耳 其人的阿拉比亚,区别于阿拉伯人的阿拉比亚即阿拉 伯半岛。”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伊拉克在诸多方面表现为 明显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以摩苏尔为核心城市的伊拉 克北部地区与安纳托利亚东部以及叙利亚北部联系密 切,以巴格达为核心城市的伊拉克中部地区扼守叙利 亚与伊朗之间的传统商路,以巴士拉为核心城市的伊 拉克南部地区则是波斯湾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斯曼帝国对于伊拉克的控制程度不及对于尼罗 河流域和叙利亚的控制程度,伊斯坦布尔苏丹的权力 局限于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三座核心城市。广袤 的乡村和沙漠旷野构成逊尼派阿拉伯人、什叶派阿拉 伯人以及库尔德人部族的势力范围,政治生活具有浓 厚的血缘色彩,国家制度与部族组织的密切结合构成 伊拉克政治生活的明显特征,欧莱玛和苏菲教团亦有 相当广泛的政治影响。 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封邑曾经分布在巴格达周围以 及北部摩苏尔和基尔库克一带,1800年时所剩无几。 ” 19世纪中叶即自坦泽马特时代开始,伊斯坦布尔 的苏丹逐渐强化对于伊拉克的直接控制,巴格达总督 穆罕默德。拉希德(1852-1857年在任)、纳米克 (186l-1868年在任)和米扎特帕夏(1869-1872年在任 )的统治权力明显扩大,传统部族势力开始被纳入国 家的框架。 2 伊拉克作为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陆路通道 ,是英国与奥斯曼帝国、俄国、德国激烈争夺的场所 。英国在伊拉克的外交使团。17世纪始建于巴士拉, 1810年迁至巴格达。1868年,英国开通巴格达和巴士 拉与印度之间的邮政联系。英国在伊拉克的势力扩张 构成英属印度殖民地统治的延伸,经济渗透则是一战 之前英国在伊拉克扩张势力的主要方式。 20世纪初石油的发现,加速了英国在波斯湾扩张 的步伐。一战爆发后。英国与奧斯曼帝国在底格里斯 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展开角逐。1914年11月,英军在 法奥登陆,占领巴士拉。1917年3月,英军占领巴格 达,进而控制巴格达以北的基尔库克一带。1918年11 月,英军不顾土耳其政府的反对,占领摩苏尔。至此 ,英军控制伊拉克大部,只有靠近土耳其和伊朗边境 的东北部山区以及包括纳杰夫和卡尔巴拉在内的少数 什叶派地区尚处于英军的控制之外。 1918年一战结束后,伊拉克被纳入英属印度殖民 当局的管辖范围·英国政府专员阿诺德·威尔逊成为 统治伊拉克的最高长官。1920年4月,根据圣雷莫会 议通过的协议,英国政府以国际联盟的名义在伊拉克 建立委任统治制度。 3 1920年初·叙利亚爆发反对法国委任统治的民众 运动,进而波及伊拉克。1920年3月,伊拉克的民族 主义者在大马士革召开大会,宣布伊拉克独立。拥立 麦加沙里夫(即哈希姆家族首领)侯赛因之子阿卜杜拉 作为伊拉克国王。②同年4月,伊拉克爆发反对英国 委任统治的民众运动,结束英国政府的异教统治和争 取民族独立成为伊拉克民众共同的政治目标,现代伊 拉克民族主义初露端倪。在巴格达和伊拉克南部,逊 尼派阿拉伯人与什叶派阿拉伯人同仇敌忾。5月,巴 格达举行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民众运动,逊尼派阿拉 伯人与什叶派阿拉伯人一度组成政治联盟,推举15人 作为代表,与阿诺德·威尔逊谈判,要求结束英国政 府对于伊拉克的委任统治,遭到拒绝。6月,一名什 叶派部族长老拒绝向英国当局纳税,遭到囚禁。随后 ,在什叶派宗教领袖阿亚图拉设拉兹的号召下,伊拉 克中部及南部爆发什叶派的民众起义。纳杰夫和卡尔 巴拉成为反英起义的中心。与此同时,库尔德人在北 部发动起义。10月,英军镇压什叶派的起义,占领纳 杰夫和卡尔巴拉。6000名伊拉克人和400名英军及印 度士兵丧生。 1920年10月·佩尔希。考克斯取代阿诺德·威尔 逊,出任伊拉克专员,着手起草宪法。筹集伊拉克人 组成的临时政府,邀请巴格达的逊尼派长老阿卜杜勒 ·拉赫曼·凯拉尼主持由英国当局任命产生并由英国 专员控制的内阁。 P22-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