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史(全四册)

中国经学史(全四册)
作者: 姜广辉|责编:周家琛//陈文韬//刘书乔//黄金武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262.70
折扣购买: 中国经学史(全四册)
ISBN: 9787553815718

作者简介

姜广辉,1948年生,黑龙江安达人,著名思想史家、经学史家,师承侯外庐、邱汉生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颜李学派》《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义理与考据》《易经讲演录》《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新经学讲演录》等著作十余种。主编的《中国经学思想史》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六经”———传统之源 “六经”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最早源头,也是华夏民族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虽然历史上也曾有外来文化汇入中国文化的情况,但这个最初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本章之所以采用“传统之源”的题目,意在讲明中国文化之"源"乃是"六经",诸子百家只是其"流"。我们可以将中国思想史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先秦的元典时代"和"汉以后的经学时代"。这个"元典"既包括"六经"的"元典",也包括继起的诸子学“元典”。而“六经”又是诸子学之“源”。 第一节 “六经”是中华文化之源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以“源远流长”四字来比喻中国文化传统,应该说是很贴切的。这个“远源”就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最初之"源",而反映中国文化传统最初之“源”的载体,便是所谓“六经”。“六经”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乃至汉以后主流文化的共同渊源。【1】虽然历史上也曾有外来文化汇入中国文化的情况,但这个最初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039中国经学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异政,诸子异说。其时,墨家、法家、道家都曾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这种那种批判、扬弃的态度。而唯独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占”(《论语·述而》),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极力维护和传承的态度。孔子传承的主要学问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六经”之学。所谓“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不仅从现在看来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即在孔子邪时也是仅有的可供讲习的学问。也正因为如此,它便成了中国上古文化的最可靠而基本的文献载体。 “六经”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最早源头,而且也是华夏民族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六经"的文献价值,以及两千年经学史的真正意义。 20世纪初,民国肇建,宣布废除“尊孔读经”,两千年的经学传统从此断裂。自邪时起的近百年间,儒家经书一直被当作沉重的包袱、讨厌的累赘。20世纪初,胡适撰写出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1917年为其书作序,称赞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这是何等于段!”【2】胡适之所以对老子、孔子之前的中国元典【3】置而不论,其目的在于否定“六经”的“皇皇法典”地位,其后的各家中国哲学史著作大体遵循了这个范式,因而有了中国哲学发展各阶段的划分:所谓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考据学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虽然只划分两个大的阶段,即先秦诸子至《淮南子》的子学时代和汉武帝以后的经学时代,同样也是受了胡适"截断众流"方法论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学术的主导思想,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变经学为史学”。1941年,范文澜在延安讲授《中国经学史的演变》,明确提出"必需改变经学为史学,必须反对顽固性的道统观念"【4】。十年后,即在1951年,顾040 第二章 “六经”——传统之源 颉刚先生更明确地说:“董仲舒时代之治经,为开创经学,我辈生于今日,其任务则为结束经学。故至我辈之后,经学自变而为史学。”【5】“文革”时期,不仅是儒家经学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即整个传统文化都被戴上了"封建"的帽子,甚至“传统”本身也被完全看作一种惰性的、负面的力量。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开始辩证地认识"传统",提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但是何谓"优秀",何谓"非优秀",其界限甚为模糊。而在相当一些学者中仍视儒家经典为“元恶大憨”。这种看法使“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命题受到质疑,中国文化传统若无其“源”,何来其“流”?若其“源”恶,其流缘何而善? 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之"源"乃是"六经",诸子百家只是其“流”,而不是“源”。“六经”是当时社会的公共文本,那时虽不加"经"名,但只要看先秦书中频繁引用"《诗》云""《书》云"等等,即可知那时《诗》《书》已经具有了经典的地位。在我们看来,用“子学”概括先秦学术也是不准确的。我们以为,应该将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两阶段说"作一修正,即"先秦的元典时代"和"汉以后的经学时代"。这个"元典"既包括"六经"的"元典",也包括继起的诸子学“元典”。而“六经”又是诸子学之“源”,如班固所说,诸子之学皆“六经之支与流裔”。近代熊十力则特别强调“诸子之学,其根底皆在经也”【6】。“诸子百家之学,一断以六经之义理,其得失可知也”【7】。 我们提出"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观点,目的并非主张要去复兴那遥远的信仰和文化,也不是鼓吹人们要像前人那样去啃读经书。而只是要大家清楚这个客观的历史事实:“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这是传统文化研究者所应尊重的基本的历史事实。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容许有不同的 041 中国经学史 方法和观点,但尊重历史事实,则是学术讨论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态度。 “六经”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那我们就要翻开“六经”,看一看白上: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有哪些内涵?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什么? 1.拨开两千多年经学史中的重重迷雾,重塑对中华元典中核心价值观的信仰。 2.从价值观的视域讲述中国经学史。作者认为,中华文化的“根”就是“六经”,“六经”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文化的“魂”。“六经”去,则学无根;学无根,则民无魂。 3.抓住三个“典型”,关注文本传承。把握经学史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著作与典型问题,注重对文本传承的分析,理清经学发展、演变的主要方向、关键节点及其背后的社会与思想原因。 4.规模宏大、视野广阔、立意深远。本书以四大编、六十章、120万字的规模,细致梳理了从先秦到晚清两千余年的经学及其文本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脉络。 5.阐微决疑、破译谜题、创立新说。本书对前人误解或忽略的问题进行了学术创新和突破。如提出《周易》六十四卦卦名都有其主旨和意义。从思想史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汉语文献中三个语言体系,即《尚书》为代表的“老古文”,春秋末至清末的“新古文”和晚近的“白话文”。 6.为哲学史树立中国范式做准备。作者认为,以西方哲学范式编纂中国思想史料的做法缺少了本土性与中国特色,我们要摆脱西方哲学范式的桎梏,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路径,便需要对中华元典有真切的理解。 7.兼具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简约大气,锁线精装,采用优质环保纸张,印刷精美,适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