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 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 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 平?”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 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 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 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 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 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平?吾尝闻大勇于夫子 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 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一‘既曰‘志至焉,气 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 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 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 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搞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 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 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 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在文中,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 气”这一重要命题,成为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修身思想。 文章一开始,孟子与弟子就如何做到“不动心”展开了全面的讨论。 孟子指出了个人意志的锻炼,以期达到对礼义道德在选择上的高度自觉性 。而要做到“不动心”,第一是要做到“知言”,也就是在认识上对各种 错误言论进行分析和批判,辨明其所犯的是何种错误,以及这种错误是从 何而来的。其次就是要做到“善养浩然之气”。 说到“浩然之气”,孟子的描述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 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 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 忘,勿助长也。”也就是说,孟子所谓的气,既指体气,也指气势、正义 感。他接着说:“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在孟子看来,这个气最浩大,也最 刚强,你不间断地养护它而不损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它和仁义是 互相伴随的,没有仁义,气就会衰竭,因为,它是仁义的积累,而不是做 一两件仁义之事就可以得到的。在孟子的时代,中国哲学已经认为,气是 构成物质的质料,物质之内充满了气。人也是一个物,人体之内也充满了 气。这个气,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怯懦的;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 邪恶的。一个人的气如何,在和人交往时,就会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所以孟子认为,气的状况,可以影响人的志向。比如,一个心地高尚、 志向专一的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勇气百倍。因此,孟子所说的 “养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即儒家的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思想修养 ,是“配义与道”而获得的“浩然之气”。“气”是由道德修养积累而产 生的。 至于如何培养这个浩然之气,孟子也做了具体的论述。他认为,培养 浩然之气,是一种道义与气相结合的积累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放任自流, 也不能操之过急,唯有依照道德养成的方法才能得以滋养萌生。因此,要 在平常的伦理生活之中事事遵循“义路”,曰积月累,才能够逐渐达到, 如果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那么“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浩然之气与仁 、义、礼、智为主的善之本性相辅相成,浩然之气这种精神状态蓬勃彰显 ,人的善性就得到体认和升发,以善性为指向培养浩然之气,个人便得以 感受其顶天立地的精神体验,便安于“天下之广居”——仁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 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 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 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 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 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作者集中笔墨阐述了自己对于人 性的见解,提出了著名的人性“四端”,并以此推及到政治层面,是孟子 人性论的精髓。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 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但孔子侧重 的还是后天教养的一方面,而且对于这相近的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孔子 并没有展开论述。孟子则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他指出,那相近的人性 就是发端于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以“孺子将入于井”的例 子来论证说明。“不忍人之心”是上天赋予人的品质,是生下来就有的, 没有它,就失去了为人的依据。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伦理说成是 人的天性,是一种“先验论”的人性观。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对于后天培养的作用也没有一概抹杀。因 为在他看来,“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个 方面,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这“四端 ”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否则 就会走向熄灭或枯竭。在这里,“扩而充之”就是后天的培养。孟子对这 种人性本善观点的大力提倡,是为了强调天赋道德,从而推行他毕生追求 的“仁政”理想,从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来看,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管这种追求最终是否取得了成果,他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及 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 理论基础和支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这篇短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表达了孟子“以人为本 ”的观点。但孟子的观点最终还是回到了统治阶级的施仁政要有一个好君 主上,并没有脱离封建的君主制,这是孟子在为政思想上的时代局限性, 但他的写作手法与严密的逻辑思维值得借鉴。 文章一开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两个层次递进的句 子,展现了孟子一向惯用的手法: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两个句子,把“ 天时,地利,人和”排列在一起,以先后两个“不如”说明了三者间的关 系,一个比一个关键。“人和”是最重要的,直切主题,点明中心,统率 全文,格局明确。接下来就是论证这一中心观点。第二、三句,论证“天 时不如地利”只是引子,第四句“地利不如人和”也只是寥寥几笔。到了 第五句的时候,孟子把论述引向了他的人和才得道的最终目的,得道实际 上也是要求推行仁政。以上的文字都是运用物质上的不足性来挑出最后具 体从人心上来填补的重要性,在事实论证的基础上推向了理论论证的高潮 。 从逻辑思维上看,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安排得非常严密,先是用事实论 证,认为事实是胜于雄辩的,对于摆在眼前的事实人们从来都是能很快认 同它,结论也就很容易被接受了。到了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五句,进入了 理论的阶段,理论的东西向来比较抽象,不过有事实作为基础,理解起来 就容易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孟子在这一逻辑思维的形式上有一定的辨证 唯物主义的特点,即从感性上升至理性。 最后再看一下文章的用语与内容,我们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孟子的某 些政治观点在当时来说是具有超时代性的,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 一论点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统治者奉为至理名言,“天时、地利 、人和”这些基本因素在面对战争或是重大的变革时都是要考虑的条件。 文章虽然不长,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是一篇很好的政治性论文, 在先秦诸多说理性散文中也比较具有代表性。P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