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精)/清华哲学文库

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精)/清华哲学文库
作者: 肖鹰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精)/清华哲学文库
ISBN: 9787302513568

作者简介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断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1998年7月至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4月调入清华大学。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应邀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做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美学和文学;2010年6-7月,剑桥大学暑期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及文化批评。

内容简介

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 **辑美学理论研究 美学与现代生活 一、 美学的确立 美学是现代文化运动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古老 的学科。自16世纪开始发展以来,现代文化的一些基本 特点是: 传统**统治的瓦解,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的确立,科学、**、自由思想的发展。这一切都产生 了一个重要的成果,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自我而不再 是以神为中心来把握世界,是现代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 。围绕着这个核心,汇集了现代生活的广泛可能和重重 矛盾。美学面对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现代生活的基本 问题在艺术中的集中表现。德国哲学家谢林 (F.Schelling)说: “现代世界开始于人把自身从自 然中分裂出来的时候。因为他不再拥有一个家园,无论 如何他摆脱不了遗弃感。” Schelling (19**: 59).如果我们把谢林的说法 看作对人类现代生活状况的概括的、象征性的表述,那 么,我们可以概括地说,美学的目标就是通过艺术,寻 找人类自我实现或确证的途径。 现代生活的**个特征是自我的独立自由的存在。 康德(Kant)关于审美活动(美)的规定,就是对这种 自我存在的肯定。他对审美活动的**个规定(质的规 定)是: “审美判断(鉴赏力)是一种不带有任何利 益感的、通过满足或不满足的情感来判断一个对象或一 种表象的能力。一个对象,引起这种满足感,则被称为 美的。”Kant (2000: 96).这个规定确定了审美主 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非功利关系,用黑格尔的话说: “审美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 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黑格 尔 (1990: 141)。审美的非功利性肯定了对象的独立 自由,同时也肯定了主体的独立自由。康德的目的是通 过对象的独立自由确立主体的独立自由。为了达到这个 目的,他进一步论证审美判断既不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 ,也不是一种客观感觉活动。审美判断不提供任何关于 对象本身的知识。美感的基础和真实内容都来自于主体 自身,是纯粹主观的。如果说美感是对象的形象激发了 主体的一种满足感(愉悦感),那么这种满足感的真实 内容就是: *到对象形象感染的主体对他自我的内在 自由的感*。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内在自由是想象力 与理解力自由、**的活动。因为美感的真实内容是主 观的,而非客观的; 是形式的,而非内容的; 所以康 德又把“美”规定为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要确立一个纯粹美概念。 这与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要确立一个纯粹的自由概 念一样,是抽象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设定。这种理想化 与现代生活开始时期自我对自由独立存在的理想化期待 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生活的展开中,自我不能存在 于这种理想化的设定中,相反,他必须进入一切现实的 矛盾并在其中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必然与自由、个性 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治学近40年美学研究辑录;深入研究王国维、***、汤显祖等美学思想,详细论述美学基本理论及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