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7.60
折扣购买: 生还
ISBN: 9787536087101
田瑛,生于湖南湘西。现为《花城》杂志名誉主编。迄今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近100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龙脉》《大太阳》《生还》,散文集《未来的袓先》。主要作品有:《大太阳》《炊烟起处》《早期的稼穑》《生还》《未来的祖先》等。被评论界誉为写出了“第三种湘西”。
赶尸,人们只听说,没见过。它确实存在,湘黔官道上曾经屡现赶尸匠的身影,那当然是过去的事情。 按本地风俗,凡外出做官、从*,或经商,若客死他乡,须得将尸体运回老家安葬,否则死者灵魂就会不得安宁,长期在外*苦、流浪。风俗的源头可以追溯得*远,传说苗族先祖蚩尤兵败中原,退守时发誓要悉数带回亡故将士尸首,便作法,一时大雾迷漫,倒下的人纷纷复活,站起,经由蚩尤一路驱赶回到故土。蚩尤作为首领兼大巫师,无疑成了历****个赶尸者。后来赶尸业兴起,恐怕与这一传说不无关系。湘西境内山高,路险,溪河阻隔,人力运送尸体比登天还难。这时候,定有一个*先敢吃螃蟹的人,或许*到传说启发,异想天开竟要让死者自己行走,这样,赶尸匠便应运而生了。 赶尸者通常*宿夜行。为避人耳目,白天歇憩在路边破庙、山洞或岩崖下,还有专门为其设立的客栈。与其说怕骇倒别人,不如说惧怕恰在自己一方,属于他们的秘密很脆弱,像一张纸,一旦戳穿,这个行当的饭碗就要被打破了,所以故意制造神秘和恐怖,让世人躲瘟神一样远离,是其本分。一些村寨位于官道边,必须由此经过,他们无论怎样躲藏,也绕不开,于是就要鸣锣开道。锣一响,就都晓得赶尸匠要进寨了。 锣是阴锣,铜制,月盘大小,形状也酷似月盘,声音远没有大铜锣那般雄浑、响亮,皆因它通常只在夜间突然敲响,听来就格外惊心,有如鬼喊。赶尸匠的声音接踵而来,那是真正的鬼喊:牲口来了,各家各户,狗子关好!反复三遍,中间间以锣响。将死人称作牲口,是行话,想必自有说法。作为赶尸匠,其地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圣,反而低贱得被人看不起。但凡人终有一死,只要置于他的鞭下,你地位再高,哪怕是皇帝老爷,也不过是他驱赶的一头牲口,毫无高贵可言。其中道理恐怕连神仙也讲不清楚的。现在,他在尽一个灵魂引渡者的职责,重点提醒人们看管好狗,狗是不谙人情世故的,若是冲撞了赶尸,那么主人便脱不了干系,噩运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凡大小狗都得关好或拴住,千万不能放出来闹事的。 这次响锣的是卯寨。总共十几户人家,散落在官路两旁。所谓山高皇帝远,说的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卯寨人对赶尸并不陌生,每年都会碰到几回,何况**赶来的是本寨人,住在寨头上的向二佬,听讲他在外面跑江湖犯了命案,被砍脑壳死的。这说明王法还是管到了这里。白天,寨里人已经帮他布置好了灵堂,把本来给他娘老子打就的一副杉木棺材搬进堂屋,揭了盖子,单等他睡进去,再合上棺,这样就等于他过完了阳世,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寨子上从此再也见不到他这个人了。 精工巨匠者的诚意之作。 继沈从和孙健忠之后,又一位湘西传奇作家。 附珍藏版手绘插图,**次亮相于读者。 《花城》杂志掌舵人讲述故乡湘西的原生态生活。 用“锤子”镌刻出来的文字,用眼睛从石缝里勾出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