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科技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把血压轻松降下来(高血压防治与自我管理第2版)
ISBN: 9787547822913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主任医师,198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秘书。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临床和机制研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研究30多年。曾参加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主持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医学科技奖、国家中医药科技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6项,发表了100多篇科研论文和100多篇科普文章,出版专著6部。
平稳降压 高大妈与邻居王大伯的血压水平相差不多,但是 他们一天中血压波 动却不同。王大伯白天的血压不是很高,就是在下午 5点以后逐渐升高, 一直要延续到21时左右。高大妈早上起床后的血压总 是维持在较高的 水平,白天服药后血压倒还能够得到控制。 在一般的人群中,血压在早上和傍晚会出现血压 自然升高的征象。 早上,人在苏醒后思想、体力活动的增加,血压会出 现一个较高的升压反 应;傍晚时分的血压升高与一天中工作、生活的节奏 有关,神经系统处于 高度的紧张状态,血管的张力受到影响,使血压在那 个时段产生上升趋 势。除此以外,在不同的时间里,血压受到病人自身 、药物、环境等多种影 响都会导致血压出现明显的波动,血压波动的幅度可 以是10毫米汞柱、 20毫米汞柱,甚至可以高达几十毫米汞柱。 降压的目的是要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减轻 心脑血管的负担,保 护重要器官免受损害。保持1日内血压水平比较平稳 是高血压治疗的主 要方针之一。保持血压平稳,主要指24小时内控制血 压平稳下降,1日 内的血压波动小于自身血压的10%。因此,控制血压 平衡的关键是要分 析产生血压波动的原因,是还有哪些不良刺激尚未解 除,还是自我调节没 做好,或者是治疗用药不合理,根据原因区别对待。 能否实现血压的平稳 控制,也是体现使用药物高质量降低血压的重要内容 。高血压病人中出 现血压波动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药物治疗的不 足引起的,如昨日服 用的药物在早上起来时,体内的降压药物作用已被代 谢排泄,不能发挥控 制血压的作用。 在药物的选择上,对那些血压容易产生波动的高 血压病人,建议使用 长效降压药物,使药物的降压作用能够持久平稳地释 放。即使这样,单靠 1种长效药物也可能控制不好血压的波动,因为病情 有轻重,基础血压有 高低不同。在已经服用药物时,还出现早上 血压晨峰,或傍晚血压升高现象的病人,可以 采用调整服药时间,将早晨服药改为l临睡前 服药,或下午服用等措施也是控制血压的实 用方法之一。在调整药物服用时间还不能解 决血压波动时,则可以考虑增加药物来解决。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要求是做到保持每日的 血压平稳。 有效降压 惠福的一位好朋友忻先生因血压经常在162/104 毫米汞柱上下,最 后发生了心室肥大、心功能减退;忻先生平时想到吃 药时,拿到什么药就 吃几颗,工作一忙有时几周不吃药,血压根本没得到 有效控制,最终心脏 功能出了问题。 血压控制靠的是综合性防治,生活方式的优化很 重要,是基础的方 法,然而药物的治疗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把血压 控制在理想的标准 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就离不开 降压药物的应用。要 把血压降下来,并不是要求血压降低多少,而是一定 要将血压降低到各类 人群的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即使血压降低了,危险 仍然存在,危害依旧发 生。为此,为了使高血压病人能有效降压,药物的选 择是很重要的。主张 推荐应用长效降压药物,是因为长效药物的药效作用 时间长,服用一次能 够使24小时的血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的降压 药物能够发挥长 效作用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药物自身的药效作用时 间长,一粒药物服 下去能够有24小时以上的作用效果;另一种药物的本 身作用达不到这么 长时间,而通过制药工艺的改进,服用一粒药物以后 ,可以使药物慢慢地 释放,保证24小时内血液中都有这种药物的浓度,发 挥长效的作用。既 然这样,只要服用长效药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其 实不然,实际情况并 非如此简单。 病情有轻重之分,药效有强弱之别。即使是一种 有很强药效的长效 降压药,用在低危程度的病人身上可以得到理想的降 压效果,而用在高危 程度的病人身上或许仅能使血压降低几个毫米汞柱, 远远达不到所希望 控制的水平,要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就必须用2种 或3种药,这就是病 情的差异。其次还有人体的差别,可以想象一个体重 50千克的病人服用 1片药就能控制血压,那么同样病情的一个80千克的 病人,也服用这样1 片药就能发挥出同样的降压作用吗?显然完全不能。 尽管这样,每一种 贴有长效标记的降压药也并不是都能达到如此长效的 作用,市场上鱼目 混珠的事例还常有发生,要使血压达到有效降低的目 标必须经过实践来 证明。 P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