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1.00
折扣购买: 帝王教科书(附光盘姜鹏品读资治通鉴)
ISBN: 9787515104577
姜鹏(1978— ),男,汉族,浙江宁海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百家讲坛》主讲人。 主要经历: 2000年—2006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师从史学泰斗朱维铮教授; 2006年7月,完成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学业,同年11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研究领域: 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 2012年在《百家讲坛》主讲大型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通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部史书对读的方法,解析历史人物,开《百家讲坛》之先河。被公认为《百家讲坛》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主讲人之一,也是《百家讲坛》目前为止最年轻的主讲人。
一、特殊的读者 中国传统史学的发达,堪称世界之最。流传到今 天的史 学典籍中,影响最大的两种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一般 学者都会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个人认为,《资治通鉴 》的影响 力要比《史记》更大。为什么?因为《史记》的影响 力,主 要还是局限在史学领域内;而《资治通鉴》的影响力 ,已经 超越了史学领域。 何以见得?著名学者梁启超在畅谈中国古代历史 研究时, 曾讲过这么一番话:写作一部书,首先必须要考虑清 楚的问 题是,这部书是写给谁看的。根据这一点再去思考, 该如何 选择题材,如何针对这些读者设计编写。这是著作成 功的前 提。梁启超所举的成功典范就是《资治通鉴》,而《 资治通 鉴》预设的读者群非常特殊。梁启超说:“例如《资 治通鉴》, 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故凡帝王应有之史的 智识无 不备,非彼所需,则从摈阙。此诚绝好之‘皇帝教科 书’。而 亦士大夫之怀才竭忠以事其上者,所宜必读也。”( 《中国历史 研究法》) 梁启超的这段评论非常到位。《资治通鉴》由北 宋时期的 著名政治家,也是大学者司马光“领衔”主编。司马 光在编 写之前,就已经预设这部书是写给皇帝看的。所以它 的选材, 必然是围绕着一个皇帝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国家 大政应 该注意哪些方面这些问题展开的。 《资治通鉴》如何谈皇帝的基本素质?我们可以 通过一个 例子来说明。三国时代的刘备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 。《资治 通鉴》在介绍刘备时,说这个人“有大志,少语言, 喜怒不 形于色”(《资治通鉴》卷六十)。胸有大志,但平 时话不多, 喜怒也不会表现在脸色上,说明城府很深。这句话说 明刘备 具备一名创业型政治领袖的基本素质,首先有远大志 向,其 次是性格稳重、深沉。《资治通鉴》这样介绍刘备的 依据,来 自于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著作《三国志》。但我们 仔细对比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会发现这之间还是有很 大的差别。 我们把《三国志》里介绍刘各个性的话读全,它是这 么说的: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 言,善下 人,喜怒不形于色。”(《三国志》卷三十二)这里 的先主指的 就是刘备。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资治通鉴》对 刘备的介 绍,是取了《三国志》的后半句,“少语言,喜怒不 形于色”, 并且加上了“有大志”这一点;《三国志》介绍刘备 性格中的 另外一面,“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这句话, 被《资治通鉴》删除了。 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处理?历史上的成功人物,性 格各异, 既有常人所不及的优点,同时也都有些瑕疵或缺点。 刘备因 为有超常的个人能力,即便爱好声色犬马,不喜欢读 书,最 后也能取得很可观的成绩。但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不是单 纯地复述历史,而是要把历史作为兴衰成败的借鉴, 供后来 的皇帝参考。有很多年轻皇帝,继承了祖辈的事业, 却不知 创业艰难。斗鸡遛狗,奢华艳丽,不用教,天生就会 。缺乏 的正是胸怀大志、沉稳处事这些对于皇帝来说更为重 要的素 质。所以司马光认为,刘备这个人物,、值得突出的 是“有大 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点,而不是喜爱声 色犬马。 这正体现了《资治通鉴》最重要的预设读者群是以后 的皇帝 们,它编写、处理历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皇帝们应 该从历 史中学到什么。 关于刘备的介绍只是很小的一个侧例,《资治通 鉴》中有 更多更为重要、更为深入的政治参考意见。因为有帮 助提高 治理国家的能力这样一个特殊目的,所以《资治通鉴 》的取 材也是非常讲究的,并不是所有历史主题都会出现在 这部书 里。用司马光自己的话来说,是“专取关国家兴衰、 系生民 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进资治通鉴表》 )。司马光 只选择那些关乎国家兴衰成败、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 大历史 事件予以记录。其中有值得后世借鉴的善政,也有可 以起到 警示作用的恶政。《资治通鉴》这一书名,是由司马 光编书时 的皇帝宋神宗起的。为什么叫《资治通鉴》?宋神宗 说,要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 以帮助当 前人寻找治理国家的方法。《资治通鉴》的目的要落 在这里。 从这个目的出发,《资治通鉴》在总结中国传统 政治智慧 方面,可以说是所有历史典籍中最全面也是最成功的 ,所以 能成为后世帝王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法则、提高治理能 力的首 选教科书。这也是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史学领域的原 因,它 在政治领域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