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作者: 成长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ISBN: 9787203103066

作者简介

成长,1986年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北京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从业以来专访过百余位文化界、娱乐界知名人士,发表文化类报道及评论逾百万字。喜好三国史、春秋战国史和上古神话,希望以生动有趣又不失格调的解读,让历史不再高冷幽深,发掘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运营自媒体“三国月旦评”。

内容简介

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流浪的帝胄(节选) 逃亡 刘备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一生六十三年,将整个中国几乎走了个遍——生于幽州,学于司隶,仕官于冀州,附公孙于青州,救陶谦于徐州,奔曹操于兖州,领州牧于豫州,投刘表于荆州,盟孙权于扬州,最终入益州成蜀汉之基业;这期间他还曾动过南下交州投奔苍梧吴臣的念头。除了大西北,哪里没有刘备的足迹? 如此壮阔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因为他喜爱旅游,更不是因为他气吞山河大杀四方。这是一条亡命路线,每一次的转场都是一段苦难的回忆。但刘备熬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做真正的王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涿州。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是最贫贱的社会底层。与偌大的汉帝国相比,他不过是大木一叶、太仓一粟,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备有一面可供招摇的旗帜,那就是皇族的血脉。《三国志》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魏略》记载他是汉景帝之孙临邑侯刘让之后,虽有差异,但看起来他无疑是皇亲国戚。 然而即便这样,又有何意义呢?且说这中山靖王刘胜,一生疯狂纳妾,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之祖是他其中一个儿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但不久就因“酎金案”被褫夺了侯爵,成了一介平民。 “酎金案”是汉武帝削弱同姓诸侯权力的一个诡计。由于诸侯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皇权,迫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之策,将刘姓诸侯的封地越分越小,使其终至无力抵抗皇权。“酎金案”可视为“推恩令”的配套手段;酎金是天子祭祀宗庙时同姓诸侯贡献的礼金。汉武帝以诸侯呈上的酎金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一口气削夺了一百多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因此从刘贞之后,刘备家族除了姓氏外,与汉室宗亲已经毫无联系,与一般平民无异。刘备祖父刘雄,最高只当过范县的县令。刘备父亲刘弘,史书上只记载“仕州郡”,也没说当什么官,大约只是一个小吏。 刘备小时候虽然穷困,但有富贵之相。院中东南角长着一株高达五丈的桑树,被人们视为此家当出贵人的征兆。刘备一路也多受贵人提拔,他十五岁就被母亲送往缑氏山(位于今河南偃师)跟随大儒卢植学习,族父刘元起慷慨资助了学费。他的同学公孙瓒与他称兄道弟,尔后成为他奔走天下的寄附对象之一。但刘备并不爱读书做学问,喜欢遛狗、听流行乐、穿漂亮衣服,爱结交朋友。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贩马途经涿郡,看到刘备是个人才,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让刘备有了起家的资本。 中平年间的黄巾起义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刘备举义军讨黄巾军,又讨幽州叛将张纯,因战功得到了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东汉时期,一个县里权力排序为县令、县丞、县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管治安。但刘备正年轻,脾气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了太守派来的督邮(巡视员),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估计嫌鞭打督邮有损刘备温文尔雅的形象,就把这笔账算在了猛张飞的头上。 丢官后的刘备跟随大将军何进所派的都尉毌丘毅去丹杨募兵,在下邳因战功被举为下密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丢了官职。随后他再度复出担任高唐令,却遭到青徐黄巾的围攻,弃城逃跑,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颠沛生活。 抛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袁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袁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袁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袁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袁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妻 家族,对于叱咤于汉末乱世的英雄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操拥有将才辈出的谯沛宗亲为羽翼,让他得以迅速从诸侯混战中崭露头角。孙策也正是由于宗族、亲族成员孙贲、吴景的掌兵,得以从孙坚殁亡的低谷中走出,脱离袁术,称雄江东。刘备没有宗族势力,这就导致他的前半生得不停地换主子、换靠山,在这些大树的遮掩下发展自己的小势力。 从三十岁投奔公孙瓒,到将近五十岁在荆州立足,这二十年间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先后换过六个老板。在公孙瓒手下,他参与对抗袁绍的战争,在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盟友陶谦的路上,他弃田楷而奔陶谦,并在陶谦死后被拥立为徐州牧。但好景不长,术来争徐州,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又成为吕布的附庸。后来刘备与曹操联合灭吕布,被曹操表为左将军、豫州牧,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但刘备并不死心,一面与董承等人策划除曹,一面假借讨袁术之名又袭取了徐州。但很快,刘备又被曹操打败,北投袁绍而去。官渡之战中,刘备以南北夹击曹操为名,脱离袁绍南下汝南自立,但再度被曹操攻破,于是寄身于刘表。曹操南下,刘琮出降,刘备一路溃败至夏口,后遣诸葛亮与孙权联盟,才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南部,终于在乱世中有了立锥之地。 这二十年,刘备几起几落。虽然败仗连连、失地丧师,但他磨砺了意志,每一次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满血复活。他投靠的几任老板都是当世雄才,也都对他委以重任,若在他们麾下继续做下去,做个将军、统帅都不是问题。但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寄居人下,但不甘于人下,他做主公的心志从未因不断遭遇的挫败而熄灭。 然而,这就苦了跟随他的家眷。与吕布、曹操争徐州的动荡岁月中,刘备曾三次陷家眷于敌手,以至于《三国志?先主传》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最常出现的五个字,就是“虏先主妻子”。这三次分别是:吕布乘虚袭下邳时,下邳守将曹豹叛迎,刘备家眷落入吕布之手。随后刘备与吕布媾和,将家眷要了回来。但随着刘备与吕布再度翻脸,刘备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家眷又被掳走,直到借曹操之力灭吕布,才要回家眷。建安五年(200),刘备偷袭徐州,遭到曹操报复,不仅再次丢了徐州,家眷与大将关羽也都为曹操所得。 这期间,刘备辗转海西穷困之时,徐州大财主糜竺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军资,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是为糜夫人。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住小沛时,又纳甘夫人为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糜夫人为正妻,甘夫人为侧室,而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甘在糜前。 刘备第三次被“虏妻子”后,史书上再未交代他被虏的妻室的下落,她很可能是糜夫人,而且再未返回刘备身边。后世的小说家出于对刘备的同情,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关羽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但史书上只交代了“关羽亡归先主”,并未提到关羽护送了刘备妻室。 因此,刘备南下荆州时,他的女人中唯有甘夫人随其左右,其传记中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可见,此前包括糜夫人在内的刘备数任正妻都没于敌营,甘夫人才因此被扶正。在荆州,刘备有七年较为安定的生活,才将生育后代之事提上日程。 建安十二年(207),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儿子刘禅,小字阿斗,那年刘备四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出山,刘备失意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 ◎汉末三国乱世中,有的家族曾如日中天,然瞬间湮没于历史尘埃;有的家族原本卑微无名,却把握机缘迅速崛起。这场权力大洗牌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则?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各自的出身,怎样影响了他们建功立业的方式和轨迹? 诸葛家族的成员手握怎样的权力锦囊,竟能在魏蜀吴三国均身居高位、盛极一时? 曹魏政权历三代之后,大权为何迅速旁落于司马氏? 蜀汉内部四大派系的明争暗斗,如何影响了北伐的部署和蜀汉的命运? ◎以家族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三国,解开三国时代那些鲜为人知的秘事。 ◎绘制家族关系图和形势对峙图,清晰勾勒“士族大联盟”的权力网络,完整呈现各大势力的力量变化和三国鼎立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