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作者: 高维生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ISBN: 978712232844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蘑菇把嘴拱咧歪 小味道 猪嘴蘑、猪拱嘴是当地人的俗称,它的学名胶 陀螺,也叫胶鼓菌。猪嘴蘑长似黑木耳,又不是黑 木耳。厚厚的肉质,咬起来如同皮冻的感觉。“蘑 菇把嘴拱咧歪”,说明猪嘴蘑有致人中毒的特性, 列为长白山的五十怪之中。 夏季是长白山的好季节,空气湿润,森林长出 众多的蘑菇。山上有美人松、白桦树、岳桦林,各 种野花野*,还有名字可笑的猪嘴蘑。它是两面性 的菌种,如果吃多了,皮肤疼痒有灼热感,并且黏 膜**,嘴唇翻肿,可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中毒的症状。它又是食用的真菌,若经碱水漂 洗处理,就能安全食用。 2013年6月22*,“首届汉语非虚构高峰论坛” 在长白山结束,从二道白河出发返长春。经过一个 多小时的行程,大巴途经敦化停在翰章广场,我和 当地的文友下车,在这里和参会的作家们告别。 我带着旅行箱,留在敦化进行田野调查,被文 友安排在金茂酒店。连续几天辛苦的会议,大家商 量下午各回各家休息。我趁这个时间清洗随身换下 的衣服,研究行动路线,合理安排此行。 吃午饭时,小天热情相邀第二天去雁鸣湖,那 是她单位的所在地。我们是老朋友,去年来敦化时 认识的,她对当地很熟悉。送走文友回房间,找出 要洗的衣服。一阵忙碌之后,将洗干净的衣服挂在 衣架上,吊在洗手间的横架上。躺到*上,翻开《 大德敦华》,读当地的文史,不放过每一处文字。 其中有一篇写古驿路,随着时间的变化,早已破坏 掉,路上发生过的人与事,鲜活地存在于历史中。 明永乐五年(1407年),吉林到额穆、宁古塔大 道确定为驿路,沿途设多处驿站。清代对驿站的管 理*加规范,后来修通额穆赫索罗站经敦化通往珲 春的驿路。当时的驿路十分繁华,驮马车队,商旅 云集,店铺齐备。流放边远的犯人,跋涉在这条路 上,前往宁古塔,途中夜宿额穆。江南才子吴兆骞 ,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一 个官宦之家,少时聪颖不凡,九岁即能作《胆赋》 ,十岁写《京都赋》。清顺治年间,吴兆骞因科举 案发配宁古塔,路经额穆宿驿站,苦寒的边陲之地 ,粗犷的自然风光,不同于江南的阴柔美,曾留下 诗作: 树梢月犹见, 城头角已残。 荒途归五国, 归骑发三韩。 吴兆骞的诗句,写出额穆的真实景象,地处水 陆交通要冲发达的盛况。额穆是满语古地名的汉译 ,意思是“枣形的湖”,或“水边” 之意,两种说 法都没有离开水。这水是珠尔多河,它是牡丹江的 一个人的味觉里,隐藏着一辈子遇见的人,经历的事。 我们怀念、迷恋曾经的那些味道,不过是怀念与迷恋那些人、那些事。 一道道故乡的美食,穿过时光的帷幕抵达舌尖, 那是令人沉醉的旧*时光,也是远行路上的乡愁行囊。 本书笔调素朴,叙述温婉,从容道来的故事里都是心心念念的熟悉味道,那是故乡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