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

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
作者: (法)玛丽-克洛德·于贝尔|总主编:宫宝荣|译者:吴亚菲//赵英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96.00
折扣价: 65.30
折扣购买: 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
ISBN: 97871080760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七节 理想的悲剧 一 悲剧的目的:净化 高乃依在 “第二论” (即 《论悲剧及根据可然律 或必然律创作悲剧的方法》)中、拉辛在若干 “序言” 中都提出了悲剧的目的,他们为悲剧设定的目的与亚里 士多德相同,即产生净化效果。他们追随亚里士多德,把 悲剧的规则建立在接受美学基础上,通过悲剧对观众的 作用来定义悲剧。 这是拉辛最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比高乃 依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他的论述主要 涉及用什么样的 手法来创造悲怆(pathétique)。他从不论及有关悲剧编 写规则的问题,很可能因为他觉得高乃依已经论述得足 够充分,他没有要补充的了。在他手头的亚里士多德 《 诗学》中,他在有关 “净化”的部分所做的思考和评 注最多。他读到的亚里士多德对 “净化”的定义如下: “一种生动的再现,通过激发怜悯与恐惧来涤除或缓和 这类情感。”他补充道:“即指它通过引发这样的情感 而去除其中过分的和不良的成分,将它们恢复到缓和的 、合乎理性的状态。”拉辛对欧里庇得斯赞誉有加,以 之为榜样,他在 《伊菲革涅娅》的 “序言”中,因为 欧里庇得斯 “极具悲剧性,或者说,他很好地引发了怜 悯和恐惧,而这正是悲剧真正追求的效果”。从同时期 的见证实录,尤其是拉辛之子路易的 《让·拉辛的生活 及作品记》 (Mémoiressurlavieetles ouvragesdeJeanRacine)中可知,古希腊戏剧一直属于 拉辛偏爱的读物之列。这份爱源于他青少年时代在皇港 修道院 (Port RoyaldesChamps)的学习生活,他的老 师们是当时最优秀的古希腊研究学者。“他最大的快乐 就是和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一起 去修道院的树林深处,他几乎已把他们的作品熟记 于心。”他十分喜爱这些古代作品,当他朗诵悲剧时, 他会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分享给所有听众。路易说: “他 那时在欧特伊 (Auteuil),布瓦洛家中,在场的还有尼 克尔 (PierreNicole)以及另外几位尊贵的友人。大家 谈起了索福克勒斯,这是他十分崇敬的作家,他从来不 敢使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素材。他当时就是这样满怀虔 敬地拿起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语原文读了起来,是 《 俄狄浦斯王》,并当场译成法语。瓦 兰古尔 (Jean-Baptiste-HenrideValincour)先生 说,他非常激动,所有听众都体会到了这部作品中充斥 的恐惧和怜悯。他接着说: ‘我看到过我们最好的作品 由我们最好的演员演出,但都不及这次讲述令我心潮澎 湃。我在写这些话的时候,脑海中依然浮现出拉辛手持 书本,我们惶恐不安地围在他身边的画面。’这可能就 是人们以为他打算写一部 《俄狄浦斯》的原因。” 拉辛着重指出了古希腊悲剧中最悲怆的时刻并做了 评析。 《厄勒克特拉》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俄瑞斯忒斯 假扮成他人,告诉厄勒克特拉她的弟弟已死,然后又向 她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拉辛在这个段落的页边处写 道: “俄瑞斯忒斯来了,带来一个坛子,他告诉厄勒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