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物资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8.03
折扣购买: 办公室厚黑心计
ISBN: 9787504734372
1 好人缘是生存之基 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年代,这是一个人缘决定输赢的年代。松下 幸之助说:“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你最多只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好人缘,你必将是一分耕耘 、十分收获。 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但要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仅仅靠自身 努力是很不够的,你还必须谋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要善用你的人 际关系。必要时,你只有求助更多的人、善用更多的关系,才会有成功的收 获;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忙,即使近在咫尺的胜利也难以获取。所以,巧织人 际关系网,才是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径。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虽然有较高的智商,但不懂得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 ,导致人缘越来越差。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快煮熟的鸭子”都 会飞掉。这种事例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鲜见。 办公室虽小,但五脏俱全,如何在小小的办公桌前巧妙地处理好人际关 系,是每一个办公室人员面临的课题。经商也好,从政也罢,说到底都是与 人在交际。如果能在工作环境中赢得好人缘,那干起什么来都能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 在职场的康庄大道上,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上海某广告公司的一名市 场部主管辞职了,主管的职位空缺了,部门经理想从现有员工中提升一人补 这个缺位,而提升的条件是“德才兼备”。 在公司大会上,部门经理推荐了两名候选人,希望有关决策者讨论决定 。然而,上司们都沉默不语,其中有两位上司想发表意见,但话到嘴边却又 咽了回去。会后,部门经理找这两位上司私下交换看法,结果发现这两名候 选人都令正副总经理不满意。 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位候选人特别善于溜须拍马,爱给有地位的上级戴 高帽子,而与下属和同僚们的关系很紧张,尽管他的业务能力无可挑剔,却 不适合这个管理职位。另一位候选人虽有研究生学历,表面上看来和一些同 事相处得还算融洽,但他喜欢拉帮结派,制造“小圈子”,对“圈子”外的 同事却冷漠得很。 事后,部门经理也从公司其他人那里得到证实,便决定不再提拔这两个 人,而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位处世风格适宜的女士担纲部门经理。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僚们相处不融洽,纵然能 得到上司的赏识也无济于事。有些人却不懂其中的学问,就像上例中那两个 候选人一样。这两个候选人自认为,只要能做出好的业绩来,讨得上司的欢 心,或者拉帮结派,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在晋升的时候就足以获得成 功。可是他们想错了,事情的结果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研究被列入“美国名人录”的名人的成功因素后发现 :在这些名人成功的因素里,有85%来自良好的人际技巧,也就是说他们能 够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只有15%是来自专业方面的智能。可见,一个人要想 走向成功,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里还有一个反例。哈佛大学职业辅导中心曾调查过4000名被辞退的员 工,发现这些员工中的90%以上都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而被炒了鱿鱼,他 们或者跟上司处不好,或者跟同事合不来,或者跟客户闹别扭。所以,人际 关系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各方面都还不错的人,就是在组织里得不到满意的“位子”!究其 原因,恐怕跟他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有关。有言道:“人事人事,有人才有事 ,没有人就没有事!”成功者的职业人生就赢在成功的人际关系! 2 “妇人之仁"不可取 一天,楚王命令成得臣为主将、斗勃为副将,共同去讨伐宋国。 宋襄公与大司马公孙固研究退敌之策,公孙固剖析完宋军能靠什么取胜 后,宋襄公却说:“宋国虽然兵甲不足,但仁义有余。从前,武王只有三千 猛士,却战胜了殷纣王的上万军队,靠的完全是仁义。”于是,便在战书末 尾批上“十一月初一,双方在泓阳交战”,又命人制作一面大旗插在战车上 ,上书“仁义”两个大字。 大司马公孙固暗暗叫苦不迭,私下里对乐仆伊说:“战争本来就是厮杀 ,如今却说仁义,我不知道国君的仁义在什么地方!上天夺回了主君的灵魂 ,我认为已经很危险了!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不使国家灭亡就万幸了。” 楚军在泓水北岸驻扎,斗勃向成得臣请令说:“我军应五更时渡河,以 防宋军布好战阵攻击我军。”成得臣一笑说:“宋襄公做事迂腐至极,一点 儿不懂兵法。我军早渡河早交战,晚渡河晚交战,有什么担心的呢?”于是 天亮以后,大部队才陆续渡河。 公孙固见状,请求襄公下令出击,说:“楚军天亮才渡河,过于轻敌。 我们乘他们还未全部渡过河,冲上前去厮杀,是以我全军攻击楚军的部分。 如果让楚军全部过了河,楚兵多、我军少,恐怕不能得胜,大王您看怎样? ”襄公指着大旗说:“你看见‘仁义’两个字了吗?我堂堂正义之师,岂有 乘敌军渡一半而出击的道理?”公孙固哑然无语。 不一会儿的工夫,楚军全都渡过了河。统帅成得臣戴着精美的帽子,上 面扎着玉缨,上身绣袍,外着软甲,腰挂雕弓,手执长鞭,指挥士兵东西布 阵,一副气宇轩昂、旁若无人的样子。公孙固又对襄公说:“楚军正在布阵 ,尚未形成阵形,现在若是立即击鼓进攻,楚军一定会大乱。” 宋襄公生气了,他往公孙固脸上吐唾沫,说:“呸!你贪图一次冲锋获 得的小利,就不怕不配千秋万代的仁义之名吗?我堂堂正正之师,岂有乘敌 人没列成阵就进攻的道理?”没有办法,公孙固只好再次打掉门牙往肚子里 吞。 楚军列好阵势,官兵威风凛凛,而宋军人人面带惧色。这时,襄公下令 击鼓,楚军中也响起击鼓声。襄公提着长矛,和护卫的官兵催马冲向楚阵。 见宋襄公来攻,成得臣暗令开启阵门,只放襄公一队车马进阵。 经过一阵冲杀,宋军大败,“仁义”大旗已被楚军夺走。而襄公身负重 伤,已无法站立。幸好公孙固赶来,把襄公扶到自己车上,用自己的身体挡 在前面,奋勇向外冲杀。等到冲出楚阵,护卫军已无一人生存。宋军的战车 兵甲,十丧八九。 楚军大部队乘胜追击,宋军大败。公孙固与襄公连夜逃回都城。 此战中,宋军阵亡人数众多。死难者的家属都聚在一起讥讽襄公,埋怨 他不听大司马的忠言,以致酿成如此大败。襄公听到这些话后,感叹道:“ 君子不重伤别人,不擒拿年纪大的人。我要用仁义带兵,岂能做那种乘别人 危险而行动的事情?”宋国上下,没有不讥笑他的。 “心慈手软”对政治家、军事家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是走向失败的 重要原因。一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你去我留、你死我活的惨烈斗争,“对敌人 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忍”,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楚汉之争本来 是你死我活的事情,项羽在关键时刻却来个“妇人之仁”,偏偏放刘邦一马 ,放的结果就是龙人海、虎归山。后来,项羽只能“霸王别姬”,也就不足 为怪了。 在办公室里,当你面对的也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时,切不可有“妇人之仁 ”。要知道,社会生态的规律是“适者生存”!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