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鸣集

海鸣集
作者: 徐海明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4.00
折扣价: 20.40
折扣购买: 海鸣集
ISBN: 97875034454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又到读书节,从我年轻的时候,就很为这个有尊 严的节日激动。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有尊严的节日, 频频举办,而神州之内并未产生一个受益于读书的诺 贝尔奖大师。倒不是在乎读书就一定要图个什么。但 是,因读书而引祸上身者却甚多。 所以,较着劲儿认真读书者,则如那句曾经的流 行语,叫做“中毒太深”。而“中毒太深”者,就是 自寻绝路。真读书者,书读得好,必然影响做人。如 傅雷者,中毒深矣。本来那聪慧秉直之气还真有点大 家之像,然而,在这块年年搞读书节的地儿,读书须 辩方向,方向错了,飞蛾扑火,君子悬梁。 现在的中国话,对于中国人也需要翻译了。只看 表面意思,其实是不懂意思。比如到了读书节,其实 是握有话语权的一方,让你读他要你读的那一部分书 。如果这一部分书,是文化精品,读后达到“德艺双 馨”那倒好了。事实匕.大家知道,照这道大餐吃下 去,则如咽下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地沟油、不送 命是大幸,反正于头脑德性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学医的鲁迅曾经给青年人开过一张必读书的书单 。一剂猛药!让许多冬烘头脑为之绝倒。 五四以来,一直在批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可是 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对官员选拔的科举 制视为文明大为赞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启 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倍加赞扬。美国 人说,“我们在洪荒时代,中国人已在读书”。早期 的科举制就是网罗天下人才。读书而科举,科举而人 仕。唐太宗就曾得意放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读书而仕,读书培养了中国庞大的“士”阶层。 诗书礼仪成了这个“士”阶层的集体语言。科举制人 仕的苏东坡是佼佼学魁,其周围聚集的就是一群饱读 诗书之士。而昏聩朝代的高官巨贪,其周围聚集的必 是德学低劣酒肉之徒。 读书人逢开化之世为福。诗书之气,经世之用。 一逢乱世,寇阀横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 谓,“最是无用读书人”。 鲁迅曾经说到,他最在意而怜悯惋惜的是自己小 说中的悲剧人物·c孔z.己”。那是个腹有诗书,而 又“一无用处”的读书人。那穿着破长衫,被打折的 腿一瘸一拐的身影最终倒在那里,恐怕是比祥林嫂更 悲惨的。 常常想起日本人读书的样子,电车上,人人手上 一本书,脸上的神情沉浸其中。读书已然是一种个人 素养和社会风气。也常常想起,刚到东京的El子.借 宿在早稻田大学附近。每当早晚走过早稻田大学,周 边是密密匝匝的大小书店。特别是旧书店。学生们进 进出出。就像经过咖啡店和陈酒店,看不见的书香, 就像咖啡酒香,随风飘荡,摄魂夺魄。什么人的笔记 ,什么人的遗物,翻翻杂杂八八,偶现凤羽麟爪。再 旧的书册,卷面洁净,笔迹清秀。店主脸上不动声色 ,却透出谦恭的书卷之气。日本国民之干净,爱书, 书香浸润之深的民风印象深刻。 读和人生有用的书,是一大快事。假如借着读书 ,把生命付给读无用的书。那是多大的戕害和悲哀! 诚如鲁迅《狂人日记》中那个狂人,看书看到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到二个字“吃人”!“吃人”的书是有 的,并且恐怕还在继续吃着。总还喜欢先从童男童女 吃起,因为鲜嫩,从小吃起,直把血肉灵魂吃尽掏空 ,又会找下一个目标。这有如常人无法逃脱的恶魔的 诅咒,读着恶魔让你读的书,恶魔就开始啃噬你的灵 魂了。你会慢慢地失去知觉,就像上了麻药一样,最 后成了一具空心的尸身。 我收藏了一只清末民初的青花瓷盘,是若干年前 在南京博物馆文物商店所购。瓷盘上所画内容是农业 社会的典型画面,即“渔樵耕读图”。在几千年的农 业社会里,这种农耕社会信仰已成铁律。如果一个家 族有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中就被选出一个最聪明的 让他读书。其余三个有打渔的,砍柴的,种IW的,这 三人是家族经济基础的支撑者。而这个精选出来的唯 一的读书人,则是代表这个家族,走向文化发展仕途 之路的“追梦者”。民国以前,多少世代,多少家庭 ,都是这样的结构。 整个经济基础支撑着这个宝塔尖上的读书人。这 很像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读书人带着整个塔基的期 盼,在蓝天白云的塔尖做着“唯有读书高”的飞翔之 梦。 中国的科举制,初期为网罗人才发挥过巨大作用 。这在中国文明发展中功臭大焉。而今的教育制度弊 端多多,引发众怒。“渔樵耕读图”中的“读书一族 ”纷纷出国留学。读书的乐土已不在黄土地,而在美 利坚,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国…… 我们 已不会读书,我们只会举办读书节!我们只会捉鱼, 砍树,犁田。 P10-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