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燕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奶奶家
ISBN: 9787535077066
商代遗址:“皇城根下”的历史感 一提起“皇城根儿”,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 ——京城,我也一样。那些上了些年纪的“老北京 ”,总会操着京腔,说自己是在“皇城根下”长大 的。不管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了解多少,但只 要说到“皇城根儿”,总归是让人骄傲、值得听导 瑟的。 北平、金陵、长安、汴京……自古至今,这些 城市的名号,往往是与“古都”一同出现在人们视 线里的。一代代文豪用各种风格的文字记录着这些 古都的变迁,一众导演也纷纷用镜头向人们讲述着 古都的传奇故事。 全国的古都总共有八个,河南一省就占了一半 :安阳、洛阳、开封,还有郑州。然而,长年生活 在郑州老城区的人啊,又有多少知道自己也是真真 正正地住在“皇城根下”呢? 中国商代最早的都城遗址,就在郑州市的管城 区,我的奶奶家基本上在郑州市金水区的最南边, 与管城区毗邻,因而与商代遗址不过数步之遥。 郑州商代遗址的总面积约有25平方公里,在先 周时期,它的规模仅次于大名鼎鼎的殷墟。我查了 一下资料,商城外城墙最早的建造年代大概是公元 前1500年,公元前后的两头一加,算起来距离今天 已经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一次走近商代遗址,是我上初中的某个暑假 ,还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虽然那 里离奶奶家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如今想来,确 实有点汗颜。 所谓的商代遗址,其实就是一段土垒的古城墙 。后人专门在此建了个纪念碑,临着的路就叫“商 城路”。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形容对遗址的印象。那 天傍晚,夕阳西下,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古城墙,只 见这里荒草丛生、杂树疏立,仿佛许久无人打理。 酷暑时节,却仿佛置身深秋初冬,让人顿生苍凉悲 怆之感。望着眼前这萧瑟的景象,我一时很难把它 与电视剧中奢侈浮华、纸醉金迷的皇城连在一起。 文庙、城隍庙、北大清真寺、书院街、亳都古 巷、开元寺、夕阳楼、商都博物院……郑州要在商 代遗址上建个大公园,据说投资近百亿,要历经10 年建成,这些蒙着历史风尘的地名逐渐被人们重新 认识。正如诗人陈运和的作品里所写:“七公里长 的商代古城墙/一根能挑起郑州历史的扁担/3500多 年的延绵不断/3500多页的树碑立传……考古价值无 法估量/现代的目光/莫轻视这残壁残垣。” 从小到大,看过不少遗址,也进过不少博物馆 ,却几乎没人跟我提起过,我就住在“皇城根下” ,距离商代遗址这座巨大的文化宝藏如此之近。直 到这次要写《奶奶家》,爸爸才郑重地建议我写写 商代遗址,写写这“皇城根儿”,写写“城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