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冼星海/百年巨匠
ISBN: 9787501057467
“顶硬上”的童年回忆 冼星海,1905年6月13*出生于澳门一渔家。祖籍广东 番禺,祖上以渔为生。在闽、粤、台沿珠江、闽江及其他 海域一带,居住着一些水上人家,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谓 “蛋民”。星海的祖先就是这样的蛋民,他们以船为家, 以捕鱼为生,生活艰辛。 星海父亲冼喜泰经过努力成为海员,*持大船,他与 黄苏英婚后的生活应该是比一般的蛋民要优越一些。但是 ,安宁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父亲在星海出生前几个月 突然离世,年仅36岁,星海成了“遗腹子”。 母亲黄苏英当时才33岁,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没 有*过什么教育,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她的性格坚韧、 心胸宽广,在星海的音乐学习之路上,她含辛茹苦,始终 默默支持,从无抱怨。星海**爱自己的母亲。 星海出生后,失去家庭经济支柱的黄苏英,想要维持 母子俩稳定的生活谈何容易。于是,她带星海去投靠自己 的父亲黄锦村,黄父也是一名海员。 母亲时常给冼星海唱广东、澳门等地的民歌,*令星 海印象深刻的是那首粤语民歌《顶硬上》。 “我妈妈是我的**个音乐老师”。1936年,冼星海 对来访的盛家伦和田冲说。他唱起了母亲黄苏英教他的广 东民歌,“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钢打肺,立下心 肝去捱世”。歌词大意为:挺直腰杆儿往前闯,谁叫你穷 ,立下决心挨过穷苦的*子……这段朴实的歌词唱出了广 东底层百姓坚韧不屈的性格,同时也是星海出生后家庭环 境的真实写照。 这首广东“咕哩号子”,不仅唱出了沿海港口搬运工 人的艰辛和坚韧,也映射了母亲早年独自抚养星海的辛劳 ,她用朴实的民歌滋养着儿子的音乐情趣。 成年后,星海回忆起母亲教唱的这首歌,将它整理并 编配上钢琴伴奏。星海说自己“写了无数工人的歌,《顶 硬上》是一首**的纪念母亲的歌,词由她口述。歌曲在 音乐会表演了许多次,***群众欢迎。” 贫困的家境、辛劳的母亲,培养了星海独立自强、坚 忍不拔的品质和关怀劳苦大众的宽广胸怀。音乐之路上的 星海历经磨难,坚持了长达十几年的半工半读,历经抗战 救亡的洗礼,*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音乐家。 养正学校 1911年,星海7岁(虚岁,实为6岁),外祖父离世。当 时的中国时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在外有八国联*入侵,内有辛亥革命反抗之下土崩瓦解。 **经济随之因战乱而消退,民不聊生。百姓大多都没有 什么工作机会,维持生计变得很困难。 外祖父的离去,使得母亲与年幼的星海在粤澳地区的 生存*加困难,为了使生活能有些保障,黄苏英选择离开 家乡另谋出路。 当时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马来亚、星洲(新加坡)等地 大兴经济,为英联邦宗主国服务,这些地方的工商业、手 工业发达,工作机会较多,比起中**地维持生存的收入 也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