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04
折扣购买: 第二次握手(精)
ISBN: 9787220095528
张扬,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4年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04年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61年发表处女作。1963年创作出《第二次握手》(初稿),后多次重写。“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帮”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在胡耀邦直接干预下平反。《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初版印数达430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之首。
一九五九年深秋的北京,金风萧瑟。浓绿苍翠的 香山,在西风吹拂下变得赭红紫黛,斑斑驳驳。 一辆棕红色华沙牌小轿车行驶在郊区一条沥青公 路上,从公主坟地带自西向东进入市区,经过西单路 口和西长安街,在天安门广场转弯,从刚落成的人民 大会堂前驶过,从彩绘一新的正阳门和箭楼西侧驶过 ,自北而南驶上前门大街。这里行人如织,车水马龙 ,各种商店栉比鳞次,霓虹灯闪闪烁烁。 华沙车逐渐放慢速度,朝东驶入一条小街,缓缓 停在一处巷口。附近全是平房,灰砖灰瓦灰色地面, 既冷落单调而又干净齐整。偶有自行车和行人从旁匆 匆拂过。 小轿车后座门被推开,一个宽肩膀、高身材的中 年男子钻出来。他捋捋灰白的长发,舒展双臂和腰肢 ,挺了挺胸脯,做了几下深呼吸。一位圆脸姑娘从副 驾驶座钻出来,站到他面前盈盈笑道:“苏老师,到 家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苏老师略微环顾四周,语 含感慨,“转眼就是一年了!” 中年男子额头凸出,面目清癯,肌肤呈古铜色。 他身着黑西服,打一条蔚蓝色丝质领带,外穿灰色风 衣。他望着姑娘说:“小星星,到家里坐坐吧,妈妈 一定很想你。” “妈妈一定更想您!” 苏老师笑起来。 “您跟妈妈多说说话吧。”小星星仍然满面笑容 ,“我常来看妈妈,今天就不进屋了。” 司机从后备厢中搬出一大一小两口皮箱,大步跨 进小巷,又踅回车前:“苏副所长,行李放到您家门 口了。” “谢谢,小赵。” “哪天上班?我来接您。” “过几天吧。咳,阔别一年,所里变化一定很大 。” “所里变化不大,”小赵的口气忽然变得怪怪的 ,“变化大的是咱们的金星姬同志。” “什么意思,赵德根?”小星星警惕起来。 “阿弥陀佛,我哪敢有什么‘意思’。” “我有什么变化?” “‘女大十八变’嘛,总得有点变化。” “我哪儿变了?” “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就只好如实禀报苏副所 长,在他出国工作这一年中,他钟爱的女儿、学生兼 助手小星星,在精神面貌方面或日感情生活领域已经 发生了可喜的和天翻地覆的……” 姑娘一把掐住赵德根的耳朵。 小伙子嚎叫起来。 苏副所长微笑不语。 “快开车,”姑娘使劲捶打赵德根的肩膀:“长 舌鬼!” “遵命,遵命。”司机一面钻进汽车,一面朝中 年男子眨巴了一下眼睛:“再见,苏副所长。” “苏老师,再见。”金星姬也回到副驾驶座上, 朝车窗外招手:“代我向妈妈问好。” 小轿车缓缓开动,徐徐远去。 中年男子回头走入小巷。两侧的几栋门楼虽已石 阶销磨,漆皮剥落,但还看得出从前的气派。他跨过 一道高高的门槛,一座寻常四合院呈现在眼前。院中 铺砌青砖,栽着几株“西府海棠”——这是一种高约 丈余的落叶小乔木,春季开淡红色花朵,秋天结紫红 色果实。现在树叶虽已凋零殆尽,但圆滚滚沉甸甸的 海棠果依旧挂满枝头,有如一颗颗琥珀珠子。正房檐 廊上,室内灯光使门窗玻璃上弥漫着苹果绿,也照映 着窗下层层摆放的几十盆兰草。 无线电广播恰在此时透过门窗传出。一位女播音 员正在报告首都新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药物 研究所副所长苏冠兰教授率领的中国医药专家组一行 七人,结束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访问后,今天下午乘 飞机回到北京。” 苏冠兰正待敲门,这时停住手,侧耳倾听:“卫 生部、外交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有 关负责同志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使馆官员,前往 机场迎接。” 屋里传出一声轻叹:“广播都报了,怎么还没到 家昵?” “到家了,到家了!”苏冠兰笑着叫道。房门没 闩,一推就开了。他拎起搁在门外的两口皮箱跨进屋 里并立刻回身带上房门,以免凉气尾随而人。 “冠兰,你回来了!”女主人回身一瞅,喊出声 来。她仿佛要比丈夫矮一头,身躯单薄,脸色苍白, 满脸浅细皱纹,灰黄的鬓发中掺有不少银丝。但五官 端正,双眸清澈,现在,这两颗眼睛因潮润而发亮。 P1-3 <p>作者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即《第二次握手》。而对它从来不满意,一直在不停地重写改写,从手稿和“手抄本”时代即是如此,而这一版是我*满意的一稿。<br/>精装本《第二次握手》是作者的封笔之作,无论在思想内涵、故事结构、人物刻画和叙事描写、遣词用句等方面都更为用心,也表现了不凡的功力。<br/>较之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版,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增加了20多万字的再创作,把多年积累的思考和素材融入其中,并且,突破了当年创作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从叙事背景到人物塑造,都给予了充分的空间,涉及的事件和人物更接近历史真实。<br/>相比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作者在60多万字的基础上,不惜割爱,大量删减枝蔓篇幅,故事更紧凑,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更特别的是,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精装本更突出了科学的重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