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岛在湾流中(精)/海明威文集
ISBN: 9787532781430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一个老渔民告诉海明威自己曾经捕猎到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后来被鲨鱼吃掉。老渔民的这段传奇经历引起了海明威的兴趣,他决定把老渔民的经历写成小说介绍给读者。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结果在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友人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第一部 比美尼 1 一道狭长的岬角地把港湾跟外海隔开了,住宅就盖在 这岬角地的最高处。房子已经经受过了三次飓风的考验, 分毫无损,可见其结构之结实,简直就是当海船设计的一 般。上有遮荫,是让信风吹弯了的高高的椰子树;一面临 海,出了门只要爬下崖壁,穿过白灿灿的沙滩,面前便是 墨西哥湾流了。平静无风的时候远远望去,湾流的海水通 常是深蓝色的。可是索性走到水里细细一瞧,荡漾在那白 灿灿细沙上的海水便只是泛着一派青灵灵的光了。大一点 的鱼还远远的没游到海滩边呢,你在海滩上早就连鱼影子 都见到了。 白天在这里洗海水浴倒是又惬意又安全,可是晚上在 这里游泳就不行了。晚上鲨鱼专在湾流的边缘附近捕食, 可以一直游到海滩边,每当无风无雨的夜晚,你只要上楼 到阳台上去望望,就能听见不时有鱼落鲨口,挣扎得泼剌 泼剌水声直响,要是你索性来到海滩边,那就连鲨鱼过处 留下的一道道水花都看得见,望去亮晶晶的。到了晚上鲨 鱼没有一点顾忌,谁都要怕它三分。不过在白天鲨鱼总还 是离得远远的,不会游到这白灿灿一大片的沙滩跟前来, 就算真有游来的,只要鲨影一出现,你老远就发觉了。 住在这房子里的是个叫托马斯·赫德森的,是一位很 有才能的画家,他一年里头倒有大半年就在屋里作画,不 在这屋里也总在这岛上。这里虽是低纬度的地区,可是日 子住长了,人对季节的更迭也自会经心在意起来,何况托 马斯·赫德森又是对这小岛很有感情的,所以他就年复一 年,春夏秋冬哪一季都舍不得离开了。 夏天,有时才到八月里风势就减弱了,也有六七月里 信风根本就没来的,逢到这种年头,就热得够受了。到了 九十月里又常有飓风肆虐,有的年头到十一月初还有来飓 风的,有时候天气邪门起来,从六月份起就随时可能有热 带风暴生成。不过就是在通常的飓风季节里,只要不起风 暴,天气一般还是相当宜人的。提到热带风暴,托马斯· 赫德森私下琢磨的年头也多了,如今只要一有热带风暴的 苗子,晴雨表上还没有反映出来,他就早已从天色的变化 中观测出来了。他懂得怎样推算风暴的来龙去脉,应该采 取些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他也明白在飓风袭来时团结全 岛居民共度患难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战胜了一次飓风 ,大家相互间的情谊也就加深了一分。他心里还挺清楚: 飓风之猛,可以猛到人亡屋毁,无一幸免。不过他却始终 抱定了一个宗旨: 如果真要来了这么个厉害的飓风,他倒 很愿意亲身尝尝那个滋味,如果真要刮倒了房子,他也很 情愿就跟房子共存亡。 这座房子与其说是一座房子,给人的感觉倒不如说有 点像条海船。为了要能顶住狂风暴雨,屹立在高处,房子 特意造得深嵌在地里,跟这岛子俨如浑然一体,可是从屋 里却又扇扇窗子都能望见大海,而且窗窗相对,四面通风 ,就是在最炎热的夜晚,睡在这里也照样很凉快。考虑到 夏天可以多散些热,房子刷得雪白,非常显眼,你随着湾 流从海上而来,老远便能望见。如果不算那一大片高高的 【编辑推荐】:在本书的主人公、画家托马斯?赫德森的身上,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海明威的影子。和海明威一样,他也有过几次婚变,而且始终对第一个妻子念念不忘。和海明威一样,他也有三个儿子,第一任妻子生了一个,另外两个则都是第二任妻子所生。和海明威一样,他也喜欢钓鱼、打猎、赛马、喝酒,对巴黎有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可以说,小说的一部分就是海明威生活经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