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精)

清心(精)
作者: 简清枝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清心(精)
ISBN: 978755501605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东山岛地处东南沿海,位于福建厦门和广东汕头之间 ,扼闽粤海上交通之咽喉。它与台湾隔海相望,距澎湖仅 98海里,距高雄110海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明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铜山古城环山临海的水寨全歼倭寇。 崇祯年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据点之一,操练水师铁血收 复台湾。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东山的铜山港 和宫前港起航,浩瀚东征,统一台湾。 淮海战役溃败后,国民党第一战区部分残兵败将一路 南逃,窜人东山岛,不久整编为陆军第58师。垂死挣扎的 国民党残部在东山横征暴敛,无恶不作,许多青壮年被迫 渡海逃到对岸的云霄和漳浦的古雷。此前,谷文昌和他的 战友们已经在这一带为东山解放做了大半年的准备工作。 谷文昌把这些青年集中起来办训练班,宣传革命道理,为 解放东山储备力量。1950年5月12日,东山人民终于盼来了 这一天。谷文昌随着解放大军渡过八尺门海峡,登上了东 山岛。然而,映AltF:帘的是一片焦土、一群群蓬头垢面 的老人和拖儿带女的女人,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战乱殃民,国民党在溃退前夕丧心病狂地在岛上各处 掳走壮丁达4500多人。5月12日凌晨,国民党部队又突然包 围了位于东山岛东北一隅的铜钵村,村里147个青壮年被捆 绑着押上军舰,从此与亲人远隔海峡,天各一方。凄风苦 雨的东山岛上近5000个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留下无数孤 苦无依的老人和小孩,甚至新婚不久、惊魂未定的少妇。 铜钵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寡妇村”,岛上许多家庭也因此 背上“敌伪家属”的沉重的黑锅。东山地处海防前线,具 有对敌斗争的残酷性和保卫新生政权的必要性。然而更加 迫切的任务是要救民于水火,尽快摆脱贫困,建设新东山 ,因此,政策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在谷文昌的坚持下, 中共东山县委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以民为本”的方针政 策,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压力,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兵 灾家属。“兵灾家属”摘掉了“敌伪家属”的帽子,在政 治上不受歧视,经济上受平等对待,“家属”中的困难户 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政府供养。这一项德政凝聚了广大 民心,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也使得许多抬不 起头、喘不过气来的老百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民 为邦本,本固邦宁”,苦孩子出身的谷文昌知道,东山要 改天换地,没有百姓的信任和支持,稳定和发展无从谈起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不甘心失败,不断地派出飞 机、军舰和特务对我东南沿海进行偷袭骚扰。谷文昌一踏 上东山的土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他不辞辛 劳,经常深入到乡村中去了解群众疾苦,启发群众的觉悟 ,加强他们的海防战争的观念,让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 翻身解放。就这样,坚强的东山人民坚定了对敌斗争的决 心,全县各乡镇建立民兵组织开展训练,在各处港口设立 检查站,几乎布下全民皆兵的天罗地网。 1953年7月16日1时,国民党突然对东山发起进攻。进 犯东山是国民党最后一次“反攻大陆”的军事作战行动。 国民党当局派出四个主力团、两个海上突击队和两个伞兵 中队,形成海陆空立体攻击,由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