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从0到1搭建私域流量池的方法论)

私域流量(从0到1搭建私域流量池的方法论)
作者: 祝福|责编:坚喜斌//侯春鹏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私域流量(从0到1搭建私域流量池的方法论)
ISBN: 9787111643302

作者简介

祝福 “私域流量”布道者和领军人物;IP营销方法论开创者、数字营销实战专家、社会化媒体传播专家;10年一线销售和营销经验、7年新媒体运营实操经验;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与说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新媒体内容营销、用户增长、IP打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与实践。

内容简介

第1节 流量的焦虑 生意的本质是流量!最近两三年来,谈流量的老师和 文章越来越多,与流量有关的大会小会都很吸引人。谈“ 引爆”“爆品”“爆款”“爆粉”“裂变”的也多了起来 。人们对这些“爆”有多渴望,就说明了流量有多匮乏。 流量一定是越来越贵的,对于流量,大家普遍一筹莫展, 眼睛里带着渴望,都想找到一种方法获取又便宜又精准的 流量。 一位做了近10年广告投放的在线教育创业者透露,百 度关键词的竞价价格在过去10年里涨了十几倍。而身处流 量成本最高的行业,此前一位P2P创业者的获客成本从2015 年的200~300元涨到了2017年的1000元左右。 虽然流量在变贵,但移动互联网红利还在的时候,买 来的流量还能有不错的转化,可现在流量贵了不说,买流 量带来的转化率还一直在下跌。我之前曾看过36氪的一篇 报道,一位自媒体创业者说他在广点通的投放效果经历了 断崖式下跌,和3年前相比,现在的成本是过去的3~5倍, 但转化率只有过去的1/10。这就迫使他不断地去寻找新的 、红利尚存的渠道。 “流量成本”这道门槛的抬升也意味着既不缺钱,也 不缺资源的头部企业将变得越来越强,马太效应会进一步 加剧。 前几个月,我的一个家居建材行业的朋友说,他们获 客成本的单价接近7000元了,而且还不是说有就有。 招商难、运营难、盈利难、同质化严重,归根结底表 现为“流量危机”,用户增长困难,抢夺激烈,而转化率 非常低。流量转化率很难超过6%,约94%的流量白白地被浪 费掉了。 脉脉上,一位小米高级产品运营师发动态说,App的次 日留存一般为30%左右,月留存为8%左右。一些特殊产品, 比如美柚,月留存可以达到22%左右。也有一些表现很差的 ,如百度知道、暴风影音,月留存为4%左右,恐怕再怎么 努力也很难把日活提高到100万…… 3天流失77%,30天流失90%,90天流失95%,这是当前 所有App的平均流失数据。除了那些把用户时间抢完的头部 应用以外,市场上的多数产品都面临留存难题。即便强如 微信,公众号的打开数据也已尴尬到不能直视。 拉新10000,3个月后留下500,如果用户留存时间够 久,放大规模其实也是好生意,想办法提升ARPU(每用户 平均收入)值就可以了。但祸不单行,互联网用户红利消 失了,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端用户增量仅有760万,这对于 450万款App来说,打得头破血流也不够分。 这是要命的! 如果不是特别大的公司,有很多钱投人的公司,新做 的App几乎没什么机会。 一个App的安装成本为几百元,而三个月后,90%多都 流失掉了。App也是一个私域流量池,如果不是特别大、特 别有钱的公司,就不要企图挑战去新做一个App,中小企业 做App几乎必死无疑。 流量越来越贵是无可争论的事实,从整个大环境来看 ,获取流量的成本还会越来越高。过去几年里,互联网的 创业思路是“先圈粉再卖货”,即先把流量用“吸粉”的 方式吸过来,然后再考虑变现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互联网 流量的争夺以“烧钱”为前提,最后不可避免地向巨头站 队求救,加快了流量汇聚在巨头手里的速度,流量获取成 本只增不减。 营销,就是企业的造血能力!企业现在普遍都有流量 的焦虑,大家纷纷寻找流量洼地。过去用烧钱的方式买来 的用户,不继续砸钱就没有了。这种失去造血功能、仅靠 输血活命的方式,在医学上,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 。 其实,大家对于流量的焦虑一直存在!在十几年前的 门户时代,大家就抱怨流量都被门户网站吸走了;在搜索 引擎时代,抱怨流量都被有钱的品牌竞价买走了。可每年 都有一些超级App诞生,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品牌涌现,尤 其这两年各种小众品牌出现在大家视野,各种年人千万元 甚至过亿元的个人创业者不断充斥着媒体的头条。这不免 让我们更加焦虑。 前几年我们都在聊用户增长,今年开始铺天盖地地聊 私域流量。今年做新媒体运营的人,好像不谈点“私域流 量”就要被运营圈淘汰了。其实这代表了大家开始从“流 量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这是国内互联网用户增 长见顶以后产生的流量焦虑。虽然大家都还在说流量,但 观念上不得不有所转变了。增长从本质上讲还是拉新用户 ,私域流量反而着重于老用户的长期个性化的运营,增进 关系和交情,以提升活跃度、忠诚度和复购率。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然到达瓶颈,所有市场到最后都 会变成存量市场。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存量市场,基本失 去了成为大而全的平台的机会,深耕细分领域,做小而美 的利基市场,也许才是当前的流量解药。 做好这些需要我们要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将 经营产品从早期的增长—驱动—留存,转变为留存—驱动 —增长,用存量找增量。理论上,留存老客户比开拓新客 户容易七倍。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从增长黑客到私域流量,不仅是 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流量解药,而且是移动互联网在相当 长一段时间里的运营趋势。 P2-4 连经营户、筛选用户、获取精准流量、搭建私域流量池、长期经营用户的逻辑 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的转变,流量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迁移 生意的背后是营销,营销的背后是流量,流量的背后是内容,内容的背后是价值,价值的背后是用心 产品是1,流量是在后面添0,这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