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

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
作者: (美)迈克尔·米哈尔科|译者:曹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8.18
折扣购买: 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
ISBN: 9787300119120

作者简介

迈克尔·米哈尔科,世界公认的创造力大师。作为美国军人,他曾为北约组织提供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进入商界,他为全球500强的王牌智囊团进行培训,成为杰出的创新思维领域的专家;《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ThinkerToys,又名《创意思考者的玩具箱》)畅销全球20余年,成为世纪商业必读经典;《米哈尔科创意思维9法则》成为改变固有思维方式的绝佳手册。

内容简介

我也必须强调,要想获取创意,单单阅读这本书是不够的。你还应该时 常运用书里的方法。当你尝试向一个从未离开过荒漠的人描述滑。写的刺激 时,你可以向他展示一些滑雪工具,还有雪山的照片,这会起到一些作用。 然而,为了让他获得对滑雪的充分认识,他最好是自己站在雪橇上,向山脚 直冲下去。同样,如果你仅仅是浏览一下这些方法,可能只是得到了关于如 何获得创意的建议。这感觉就会像站在荒漠中的人一样,惊讶地注视着雪橇 和马特洪峰的照片,却仍然对滑雪充满了疑惑。 每一种思考的方法都能在面临挑战的时候为你提供创意。本书的每一个 章节都包括以下内容:精确说明这些方法如何运用,同时分析这些方法奏效 的原因。关于后者,我会引用一些趣事、故事以及一些传奇人物成功运用上 述方法的真实案例。我之所以称他们为“传奇人物”,是因为他们留下的一 系列商标、策略、企业、产品和服务,时常都会出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也会利用一些插图、益智游戏、表格、假设来揭示这些方法昕起到的 效果。这些假设可能为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提供创意,但这些创意就好 像河床上的金子,需要受到智慧之河的不断冲刷,方能显现出来。 这次的新版收录了一些全新的思考方法,比如“莲花创意图”和“悖论 创意法”,同时更新了一些案例。此外,该版还包括了一个全新的部分,由 若干种创意策略组合而成的商业创意攻略。 我有一位朋友叫汉克·齐勒(Hank zeller),他是一位执行官、企业家 、发明家和诗人。他曾经这样描述创意能力:“当你意识到自己可能捕捉到 了一个更好的创意——它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产生推进作用时,你的头发都会 直竖起来,如同听到了神的私语。” 一块草地的形成基本上由重复过数以百万计的经验促成的:草籽的萌芽 ,吹动的风,花朵的盛开,昆虫的繁衍,暴雨的侵袭,动物和旅人踏出的路 等。这些独立事件的完整系统决定一块草坪的性质。 的确,我们的信仰与认知也可以由经验来阐释。草地不能改变自己的特 征。小草也不能阐释与塑造自己的经验。然而,我们不是一块草地。我们可 以选择以任何方式阐释自己的经验。你跟我一样知道,我们中很少有人能明 白这其中的意义。 符号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经由我们选取的解释方式,我们才能赋予 它们意义。你有自由为任何经验赋予任何意义,而不是被动地为各种经验赋 予一个意义。 在没有认识清楚前,我们会不自觉地阐释自己的经验。它们是好的还是 坏的?它们意味着什么?在没有思考前,我们提出这些问题:如果有的话, 思考一下这些阐释意味着什么?例如,如果某人不小心撞到你,你想知道为 什么。他撞到你这件事情本身是中性的。它没有任何意义。你对碰撞的阐释 赋予它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塑造你对经验的认知。 你可能把“碰撞”阐释为粗鲁的行为。你可能把“碰撞”阐释为故意挑 衅。你可能觉得是你自己不小心结果被别人撞到了。甚至,你可能将碰撞理 解为调情。 想想玫瑰和荆棘吧!你可能会抱怨玫瑰上有刺,或者你可能因为荆棘中 的玫瑰而欣喜。你可以选择以任何自愿的方式阐释经验。不是那些经验决定 你是谁,而是你对经验的阐释在起作用。你不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性质来了解 它们,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了解它们。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一系列的经验。这些经验自身是中性的。他们没有任 何意义。我们的阐释赋予它们意义。我们对经验的阐释塑造了我们自身对于 世界的信念与认识。我们对世界的信念与认识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观察 ,从而进一步坚定我们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反过来又强化我们的阐释。 从心理学上说,阐释总是依赖于经验。然而,经验与阐释之间没有逻辑 上的直接联系,只有飘忽不定的主观联系。阐释塑造我们的信念与认知。 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对经验的阐释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信念与认知。 很久以前,两位探险家到了位于丛林深处的一个似乎照料得十分周刮的 菜园。一位探险家说:“真是一个漂亮的园子!它看起来很不错。一定有一 位园艺工人在照料这个园子。”另外一个人不同意:“园艺工人没玎办法照 料这个菜园。它在丛林深处,远离人群。这里似乎没有人类活功的迹象。它 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经过这次争论,他们决定搭个帐篷,观察这个菜园 ,看看是否有人来照料它。 他们停留了一个多月,根本就没人出现。“看吧”,怀疑者就说:根本 就没有园艺工人。如果有的话,他早就会来照料这个园子。没有人照料它还 是很不错,这得归功于大自然。”相信者争辩道:“不对,一定会有个工人 。他可能是隐形的、无形的,甚至有可能是我们的理解力无法明白的。这样 一个漂亮的菜园出现在丛林深处,没有人照看是不可能。这个菜园本身就是 园艺工人存在的证据,我相信园艺工人将会返回莱园。” 怀疑者和相信者对菜园的阐释各不一样,并且两种不同的阐释导致两种 不同的信念。当你相信某些事情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是基于因 果思维与理性思维而选择信或不信。但是事情有时并不是这样。你的信念有 时是由你对经验的阐释塑造而成的。 你对经验的阐释也会影响你的感觉。经过对幸福和快乐的研究,普林斯 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发现,当他问大学生是否 快乐时,大部分人都说“是”。然而,当他首先问他们上个月有几次约会, 然后再问他们是否快乐时,大部分人都说“不”。可见,他们对问题的阐释 决定他们的感觉。 你可以尝试这种小练习。选择一些你“需要”的事物,然后告诉你自己 它正是你“应该拥有的”。你能发现一些心理变化吗?接下来,选择一些你 “应该拥有的”事物,然后告诉你自己它就是你“需要”的事物。按照下列 程序操作: ·将“你不得不做的事情”转化成为“你选择去做的事情”:“我不得 不去工作”变成“我选择去工作”。 ·将“你不得不做的事情”转化成为“你想要去做的事情”:“我不得 不打扫房间”变成“我想要去打扫房间”。 ·将“你应该做的事情”转化成为“你愿意去做的事情”:“我应该给 她一封感谢信”变成“我愿意给她一封感谢信”。 你的世界观由你的阐释与信念推衍而来。这种观念还会决定你在世界上 能够观察到的事物。有一段时间,古代的天文学家相信天堂是永恒的,并由 一种叫做“以太”的物质组成。因为相信这种理论,他们不相信流星是来自 外太空的不断燃烧的石头。即使这些古代的天文学家们观察到了流星雨,还 在地球表面找到一些残骸,但是他们始终不承认这些是来自外太空的流星。 他们只会探索并观察那些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事物。P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