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ISBN: 9787514378146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聊斋》中的仁义与报恩 余喜读《聊斋》,自少年始。所读皆“小人书”,即 连环画。当年,凡小人书铺,必有几本《聊斋》。亦有成 套的,或*系列的*为恰当——并未出全过,十几本却是 有的。每页以中国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之,那是*见线条功 力的一种画法。印象中,每本都画得极细。画中人物,眉 目俊雅,衣裙褶皱,简而有美感。 谈及《聊斋》,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画皮》。当年 ,我自然也是看过的,但从不认为是一个好故事。这乃因 为,觉得故事的“主题思想”,显然是单向度针对男性的 ,而且首先是针对男青年的;无非就是告诫男青年,万不 可被女性的外表美所迷惑,那是很危险的。因为,美女美 的外表很可能仅仅是一张美**,其下包裹的是专吃** 之男人心的厉鬼。 我们那时若学一篇新的课文,老师必引导学生归纳“ 基本内容”,总结“主题思想”。故我们读什么课外书, 也便养成了领悟“主题思想”的本能。 《画皮》的“主题思想”并不深刻,**囿于一个大 脑发育正常的少年的领悟力之内。 正因为我**能够领悟,反倒极不喜欢,觉其单向度 针对男性的“主题思想”对普遍的男性不啻是一种羞辱。 深层原因乃是,我既已为一少年,且属于相貌不俗一 少年,对异性之美,遂*渐思慕,心颇好也。身处这样的 年龄而喜欢《画皮》那样的故事,反倒是心理不太正常的 少年了。 我当年喜欢的是《娇娜》《青凤》《婴宁》《聂小倩 》《胡四姐》《莲香》《青梅》等爱情故事。在那些故事 中,美女子非狐即鬼,然美而有仁义心。男子或“为人蕴 藉,工诗”,或“静穆自喜”,或“狂放不羁”,或“性 慷爽,廉隅自重”——总而言之,皆好男子,文学青年, 还都属清寒之士。因无固定房产,每借宅而居,甚至栖身 于旧庙荒寺,所以才有与那些狐姬鬼妹的**。 以上故事中的爱情,有仁在焉,有义在焉;其仁其义 ,不仅体现于男之对女,亦体现于女之对男,互衔恩也, 互报恩也。“知恩图报”四字,演绎得十分感人。于是, 男女之爱具有了特别饱满的恩爱元素。 我们中国人说某一对夫妻感情深厚,常用“夫妻恩爱 ”加以形容。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真的一方对另一方 有恩可言的例子是极少的,*遑论互有恩德了,又*遑论 彼此欣赏,两情相悦了。非言“恩爱”,也无非是共同生 活久了,互生体恤罢了。喜结良缘,便是相爱的男女之大 幸了。对于*大多数人,良缘也是谈不上的,所结只不过 是婚姻,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人生任务的完成。 所以,少年时的我,爱读以上《聊斋》故事,乃因那 类故事中的仁与义、恩与报恩是其他故事少有的,不仅使 男女之间的爱情显得极为特殊,即使以广泛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而论,对我也具有莫大的影响。 可以这样说,那类故事中的仁与义、恩与报恩,对我 后来的人性养成,确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较一下,我们便会看出那类故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