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正义——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

通向正义——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项焱 主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108.10
折扣购买: 通向正义——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100203319

作者简介

项焱,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2004),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2012),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5—2006),发表论著若干。主要研究领域: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法律史、宪法。

内容简介

正义之路,法律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制度,其专门立法开始于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这时起法律援助成为一种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开。继后在普通法如刑诉、民诉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就法律援助内容做了增补。此外,《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特殊群体保护法都有专条规范法律援助。法律具体在刑事诉讼方面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包括侦查讯问、审查起诉、自诉、辩护等。在民事诉讼方面规定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支付劳动报酬、见义勇为的民事权益、工伤交通医疗事故、家暴、环境污染等。在行政诉讼方面规范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社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国家赔偿。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推行,落实中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司法请求权,当遇到不公平待遇、不公正处理时,每个公民都不因经济原因、不因身体残疾等而无法行使救济权利。因此,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大发展,是具体救助无能失能者的救济措施,体现新时代司法文明的一种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