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故事(在民族间旅行)

人类文明的故事(在民族间旅行)
作者: (苏)伊林//谢加尔|译者:王汶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64
折扣购买: 人类文明的故事(在民族间旅行)
ISBN: 9787539152806

作者简介

伊林,前苏联“科学文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世界青少年所熟悉的作家。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一系列作品堪称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前苏联曾对国内作家在国外出版的作品进行过统计,结果发现伊林的作品最多。那时全世界已有他著作的译本近200种,语言44种,印数多达5亿册。 本书是伊林和他的夫人谢加尔合写的,他们把既庄严又繁碎的人类历史,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真实生动的事例加以演述。不仅故事有趣,适合小读者的欣赏习惯,而且逻辑清晰,史料详确,非常具有学术上的价值,被公认为伊林最有影响、最著名的科普作品。 本书曾用《人怎样变成巨人》作为书名在我国出版,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内容简介

科学的开始 从前,人曾经感觉到,整个世界是神秘莫测的,一切都是不可解的,一 切都是不可思议的。 一举足,一挥手,都会触发那可以使人毁灭、也可以使人幸福的未知力 量。 经验还太微弱和无助,因此人们对未来简直没有一点把握,不知道在黑 夜之后白昼会不会来临,在冬季之后春天会不会来临。 为了帮助太阳升上天空,人们举行巫术的仪式。在埃及,那个认为是太 阳化身的法老每天都得绕着庙宇走一圈,为的是使太阳能走完它该走的那一 周。 秋天,埃及人过“太阳拐杖节”。他们认为到了秋天,必须给一天比一 天衰弱的太阳拿一根拐杖,好让它能够继续它的行程。 但是人不停地干着活,人越来越认识到世界和东西的性质了。 那磨光石头的原始工匠,用自己的手和自己的眼睛去研究石头的性质。 工匠知道,石头是硬的,他知道,如果用力去敲击石头,就可以把石头敲碎 ,他知道,敲它的时候,它是不会喊叫的。不错,石头和石头又不同。这块 石头不说话,但是另一块石头会不会突然开口说起话来呢?这种假定会使我 们忍不住要大笑,但是原始人想的和我们不一样。 原始人还不会推导规律,因此对于他,一生都充满着例外。他看见,世 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因此他逐渐感觉到,它们的性质可能也是不同的 。在他用石头制造新耒耜的时候,尽力想法把它做得和旧的一模一样,好使 它能够同样好地掘地。 但是一世纪又一世纪、一千年又一千年地过去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到过 人的手里,于是渐渐地构成了关于石头的一般概念:所有的石头都是硬的, 这就是说,石头是一种硬的东西;没有一块石头说过话,这就是说,石头是 不会说话的。 就像这样,在人间出现了科学最初的种子——关于事物的概念。 工匠说,石头是硬的,他已经是指所有的石头说,而不只是指手里拿着 的那一块说了。 这就是说,他已经知道了自然界的某种规律,知道了存在于世界上的某 种规律。 “冬天之后是春天。”这不会使你我觉得奇怪,因为这是当然的事,冬 天之后就是春天,而不是秋天。但是对我们的祖先来说,四季的更换却是最 初的科学发现之一,是他们经过了长期的观察之后才发现的。 人们计算年份,只是在他们明白了冬天和夏天的重复并不是偶然的,明 白了冬天后边一定是春天,春天后边一定是夏天和秋天,只是在明白了这些 之后才开始的。 在埃及,人们观察了尼罗河的泛滥,才发现这件事情。在那里就像这样 计算年份:从这一次河水泛滥到下一次河水泛滥算一年。 观察河水的工作由祭司担任,因为人们相信,河是神明。直到如今,建 立在岸边的埃及庙宇的墙壁上,还保留着祭司用来记水位的线道。 七月里,田地由于炎热而龟裂了,农夫焦急地等待着,尼罗河黄色的含 着淤泥的水会不会很快就流到沟渠里来。万一神明对人们发怒,不把水送到 田地里来又怎么办呢? 礼品和供物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庙宇里去。农夫们甚至把最后的几把谷粒 拿去献给祭司,温顺地请求祭司更恳切地祈求神明。 于是每天早晨天刚黎明,祭司便走到河边去探视,河水涨了没有。 每天晚上他们爬到庙宇平坦的屋顶上去,跪着遥望远处的星。在他们来 说,星空就是日历。 于是最后,祭司在庙宇里隆重地宣布道:“神已经俯允祈求——再过三 夜,水就来灌溉田地。” 人们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掌握了在他们看来是新的世界:世界不是神秘 莫测的,而是知识。庙宇的屋顶曾经是最初的天文观象台,陶工和锻冶匠的 作场是最初的实验所。 人们学习观察、计算和做结论。 这种古代科学和我们现代的科学很少有相像的地方。它还很像巫术。 人们不仅观察星,而且还用星来预卜吉凶。他们一面研究天和地,一面 向天地的神明祷告。 但是尽管这样,无知的迷雾仍然逐渐地消散了。 神明上了奥林匹斯山 在神秘世界的迷雾里,逐渐在人的面前显露出事物真实的轮廓。 从前,原始人相信到处都住着灵魂:在每一块石头里、在每一棵树里、 在每一只动物里。 这种迷信已经成为过去了。 人不再以为,每一只动物里边都住着灵魂了。在人的想象里,住在森林 里的森林的神代替了一切野兽的灵魂。 农夫不再相信,每一捆稻谷里都有灵魂。在他的想象里,一切谷物的灵 魂合并成了丰收女神,是她使谷穗生长的。 这些来代替以前的灵魂的神明已经不再住在人间了,知识把它们从人类 的住所越排挤越远。于是神明就把自己的住处搬到人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树木繁茂的山顶上的阴暗、神秘的丛林里去了。 接着人又到那里去了。知识照亮了丛林,驱散了笼罩在山坡上的迷雾。 于是被赶出新的安身处所的神明就升上了天,下到了海底,躲到地底下 的地下王国里去了。 …… P7-11